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16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马氏文通》在正名卷和名字章对名字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马氏更多地吸收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已经意识到词类转变可以发生在三个层面:意义、位置和语音形式。双音名字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  相似文献   
32.
侯外庐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紧扣时代脉搏,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比较,探讨其异同。他冷静地钻研、不懈地思索,遵循严格的研究规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创立了一个史学学派,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33.
《咏怀诗》洋溢着"工为复义"的"隐"美和"巧为卓绝"的"秀"美,体现了魏晋五言诗歌艺术的新成就和新魅力。  相似文献   
34.
唐代文人园林既具有私人空间的独立性,又受到公众世界的政治牵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领域。统治阶层凭借政治权利以赏赐与没收的形式对文人园林进行政治介入与干预,士大夫文人则发挥了园林在进仕与退隐中的政治功用,文人园林在统治层的政治掌控下、士人的政治权威认同及政治理想表达中蕴含了政治文化意蕴。这种政治解读,揭示了文人园林长期被遮蔽的政治性,这是当前唐代园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5.
施蛰存的文学创作是从诗开始的,他的文学翻译工作也是从诗开始的。施蛰存的文学翻译主张兼收并蓄,但他更热衷于现代主义诗歌的译介,他所翻译的外国现代主义诗歌作品一直影响到新时期的朦胧诗。  相似文献   
36.
魏晋名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放任、怪诞的行为,究其源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以《世说新语》为例对魏晋名士的傲诞行为与性格加以分析,并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家教背景几个方面追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7.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38.
肃慎民族的"楉矢石砮"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肃慎文化的特有标志和显著特点.肃慎的楉矢石砮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文化的源头之一,它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渊源关系,因而具有文化开创的珍贵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9.
侯方域作为“复社四公子”之一,在明末清初的士林中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因参加顺治八年(1651)乡试一事,侯方域在人格与道德上遭到世人质疑和批判。另外,又因为《桃花扇》中的戏剧形象深入人心,后人对他的认识亦多有争议,而这种对其为人的偏见甚至还延及了对其诗文的客观评价。本文本着“了解之同情”的学术态度,通过解析侯方域的诗文作品,对其从归隐到应试的心路历程进行全面观照,从而尽可能地还原易代士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困境。  相似文献   
40.
苏轼词是否和音律这一问题,学界争论由来已久,各家众说纷纭,有人说苏轼只是略懂音律,也有人说苏轼精通音律,是音律家。各家对于音律的理解都存在着分歧,在格律方面苏轼作词显然符合要求,但从音律方面来讲,苏轼的词有很多不和音律的现象,不能说苏轼是音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