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9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71.
制定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和远景发展规划。一定要适应新校区所在地的社会人文历史地缘背景。从陕西省户县的县情县貌、风光遗迹、文明传承等不同视角,作了简要概述,为西安石油大学建设户县新校区作必要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胡适主要是对西方在华教会教育的宗教性和非教育性进行批判,主张教会教育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利益的变革;从20年代后期开始,他转而对教会教育作了全面肯定。本文结合教会教育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发展所起的两重性作用,认为胡适从科学理性精神和全盘西化观立场出发对教会教育所作的评价,既有合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方面,也存在非历史主义和抹杀教会教育殖民侵略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73.
"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鲁迅、胡适论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除了要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的统治之外,还要受到夫权的压迫.对此,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宗师的鲁迅与胡适分别对中国女性生存的历史和现实作出了全面的考察,对压制中国女性的男权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并对中国的女性解放事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胡丘陵的作品被称为“后政治抒情诗”代表性文本,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其在历史的褶皱深处发掘人性的光辉,用全球化的视野和人性的光辉照亮读者的心灵;同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作品艺术性、政治性和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厚度和精神的广度,又在保持思想高度和作品纯度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寓含了散发着诗性光辉的生命情怀、悲悯精神与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75.
试论胡明复与中国科学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科学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胡明复长期担任董事、理事、会计以及《科学》月刊编辑,为其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提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肯定科学社会功能等方面,亦不乏精当之见解。  相似文献   
76.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用事的探讨是构建其独特诗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从诗人诗作的用事实例着手,分析诗词用事的偏差与失误;其次,他提出了《苕溪渔隐丛话》用事的标尺———“合理”;最后,表达了他的用事理想———精切。《苕溪渔隐丛话》这种独特用事论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为后世用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7.
自秦汉始,“胡”一直是汉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语素,本文主要考证了“胡”的语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从秦汉至唐至宋元迄今的语义变迁,并探讨了“胡”当代活跃性的社会历史与语言原因。  相似文献   
78.
胡适词史观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词史观的基础有两个 :一是文学进化论 ;一是文学形式起于民间 ,死于文人的循环论。其词史观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实际。解放后的词学研究仍能感受到胡适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79.
在 2 0世纪中国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 ,茅盾和胡风代表着不同方向。他们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间存有对立和冲突 ,但却都重视文学的审美本质 ,是从不同角度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拓展和丰富。而在特殊的政治氛围之下 ,处于实用与审美不可调和的逻辑张力之间 ,茅盾和胡风在各自的文艺理论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同样引人深思。比较他们文艺思想的异同 ,对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也有助于我们对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0.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 ,都崇信科学 ,相信科学万能 ,注重吸收和宣传西方科学 ,主张欧化 ,以促进中国文化的科学化。但他们对科学内涵、科学范围及科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的阐释却各不相同 ,从而为中国科学思想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