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675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中晚唐著名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僧寺题咏诗享名。近年来,学界关于张祜生平、里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多成果,分析张祜诗歌文本,可以发掘出其诗歌情、理、趣三者交融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2.
终结文言分离,逼近文言一致,可谓“五四”时期“语言文字革命”的一大目标。由于书写的求简(“不愿”)和条件的限制(“不能”),自古以来,中国文言分离的局面都不曾得到改观。直到1920年官方对“国语”的正式确认,才标志着中国从文言严重分离向着文言基本一致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成绩虽然卓然可见,但文言一致的目标却并没完全达到,其中的症结是表形的文字与繁多的方言不能一一匹配所致;为了探索着解决这一问题,尽可能达到文言的一致,鲁迅和胡适的思考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3.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占据思想界主流位置的种种世界主义的主张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独立评论》围绕"如何树立民族信心"的讨论,正是这一"紧张对峙"的反映.通过对这一讨论的内容、背景及其与"本位文化"论战的关联等多方面的梳理,试图展示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学人在国难日渐深重、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昂的现实面前的坚持、妥协和困窘,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既对立又相通的生动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94.
制定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和远景发展规划。一定要适应新校区所在地的社会人文历史地缘背景。从陕西省户县的县情县貌、风光遗迹、文明传承等不同视角,作了简要概述,为西安石油大学建设户县新校区作必要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胡适主要是对西方在华教会教育的宗教性和非教育性进行批判,主张教会教育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利益的变革;从20年代后期开始,他转而对教会教育作了全面肯定。本文结合教会教育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发展所起的两重性作用,认为胡适从科学理性精神和全盘西化观立场出发对教会教育所作的评价,既有合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方面,也存在非历史主义和抹杀教会教育殖民侵略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96.
"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鲁迅、胡适论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除了要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的统治之外,还要受到夫权的压迫.对此,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宗师的鲁迅与胡适分别对中国女性生存的历史和现实作出了全面的考察,对压制中国女性的男权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并对中国的女性解放事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19世纪50、60年代,安徽北部是农民起义军—捻军的主要产生地和主要活动场所,而在其紧邻的中部却成了农民起义军最为凶悍的敌人—淮军的产生地。本文从安徽省特殊的区域环境和皖北皖中地主阶级的不同斗争动向出发,分析了淮军、捻军在同一时期、同一省份紧邻的皖北和皖中地区分别兴起的奇特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98.
胡丘陵的作品被称为“后政治抒情诗”代表性文本,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其在历史的褶皱深处发掘人性的光辉,用全球化的视野和人性的光辉照亮读者的心灵;同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作品艺术性、政治性和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厚度和精神的广度,又在保持思想高度和作品纯度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寓含了散发着诗性光辉的生命情怀、悲悯精神与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99.
1937年底到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一直竭力否认日军当年惨绝人寰的暴行,公开叫嚷“南京大屠杀是无稽之谈”。日本政府为表彰当年上海派遣军的“功绩”而颁发的“征支纪念”币的发现,是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00.
试论胡明复与中国科学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科学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胡明复长期担任董事、理事、会计以及《科学》月刊编辑,为其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提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肯定科学社会功能等方面,亦不乏精当之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