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5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306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李胜楠 《管理学报》2011,8(3):464-470
主要研究不同终极控制人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数量和期限结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和银行贷款作为治理机制在公司投资方面所带来的综合后果。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短期贷款比长期贷款对投资扩张的约束力更大;无论是国家终极控制还是非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对投资扩张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但是在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长期贷款对决策者产生了更大的过度投资激励;中央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发挥了约束作用,长期贷款作用并不明显;地方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的约束作用不显著,但是其长期贷款产生了明显的过度投资激励。  相似文献   
122.
与略萨获奖一同到来的是众多的溢美之词.客观地说,略萨确实算是一个比较关注社会民生、反对专制暴力的正直作家.但是由于他先天的西班牙血缘基因和后天对欧美文化的自觉吸收与认同,使他成为西方思想观念在秘鲁的代言人.尤其是在很多文学读者不甚关心的政治竞选中,略萨集中地表现了他脱离秘鲁社会、极力维护西方跨国资本和秘鲁有产者特权的基本立场,他所进行的这场竞选战争,实质上是代表有产者利益集团对政治寡头之间的战争,与占秘鲁人口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穷人其实无关.略萨在秘鲁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上,自觉地成为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传声筒.同时,也由于他长期定居国外,他对秘鲁本土社会的认识,除了理论上的误区、文化上的疏离、更有感情上的隔膜和对立,反映了后殖民作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3.
《金山》是海外华人作家张翎的巅峰之作,对《金山》的研究当下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小说的家族叙事、华人苦难、碉楼意象的探讨。本文独辟新径,将研究视野投注于《金山》小说中的印第安元素。笔者通过解读小说中的诸多印第安元素,尤其是印第安女子与白种/黄种男子的爱情,认为小说《金山》潜意识中关照和反思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与外种族男性恋爱生子的印第安女性的生存境遇。面对她们何去何从的困惑,张翎悲唱了一曲印第安传统文化失落、印第安女性被迫流放的挽歌。  相似文献   
124.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rol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Burmese Indian minorities in post-1988 Burma as well as the perceptions the Burmese indigenous society and elite have developed on them since the colonial era. British Burma (1826–1948) witnessed a massive immigration of Indian communities that disproportionately dominated Burma's colonial enterprise. A strong resentment thus arose among the Burman Buddhist majority, illustrated by the rise of a popular ‘indophobia’ phenomenon. Paroxysmal expressions of the colonial original trauma were observed through recurrent pre-independence anti-Indian riots as well as a specific and enduring linguistic patroniz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Kalas’ by the Burmese language. Nationalistic administrative laws, enacted by the Burmese post-independence parliamentarian and military governments, furthered the downgrading and discrimination of Burmese Indians who remain however a visible minority today, with a manifest economic weight and a strong socio-cultural presence throughout Burma. In this paper, it will, however, be argued that after years of ‘Burmanization’ processes, Burmese old-age ‘indophobic’ sentiments have turned towards more ‘islamophobic’ tendencies, now explicitly targeting the Muslim communities of Indian origin, but that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ir impact on Burma's current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125.
时尚“族词”现象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族"词从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勃勃生机,并借助网络媒介而迅速壮大。但凡略具某种共性的,不管是人还是物,均能以"族"冠名之。其形成有理论可据,体现了语言中词汇系统的相似性和语言的自律特点。其构型具有"现成性",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惯性。其广泛传播也折射出独特的社会用词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26.
语录体形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语录体的产生,至今仍然存在着盲点或误区,且多将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和宋儒语录混淆。实际上,三种语录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受巫史记录传统和“述而不作”观念影响,孔门弟子遂将教学内容形诸文本,是为《论语》;唐代禅宗沿袭印度佛教教学方法,以语言文字为方便法门,故而模仿结集,采用散文、韵文相间的佛经体裁以总结禅师生平言说;宋代理学家受禅宗启发,兴建书院以论道,再仿照诸子语录而记录师徒问答。语录体乃中印文化传统既分头独立发展、又最终撞击融合的结晶,体现出中印不同的语言文字观念。  相似文献   
127.
倾销和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各国不断通过这两种手段的博弈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国利益.印度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也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研究印度反倾销法律制度,以使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能够积极有效预防和应对印度当局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措施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而且也关系经济发展大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8.
从两个最基本的不定方程x2+y2=z2和u2-2v2=p(其中p为奇素数)以及它们的相关定理出发,给出了不定方程x2+(x+p)2=z2的正整数解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29.
国外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随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已经成为继养老、医疗、失业后的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在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供给上,无论从体制还是从政策上都十分落后,但是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却是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通过介绍目前国外对于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的现状,并从老年人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的关系的角度对国外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目前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的最新趋势,指出家庭已经不能独立的解决养老问题,而应由家庭、政府、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30.
“宗教民族主义’是宗教与民族主义连接、融合的产物,是潜在的宗教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的资源在特定情境中动员起来的产物。印度人民党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以“印度教特性”为思想基础,具有强烈的教派主义色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人民党通过教派主义形态下的政治复兴,逐步实现了在印度政治中的主流化。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政治中的复兴及其执政后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对印度的国内政治、周边关系及国际战略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