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1184篇
社会学   372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迷文化”是大众文化的强化形式,而网络小说“迷文化”更具有其独特性。网络小说“迷文化”的研究始终离不开网络小说社区,这是由网络小说的性质决定的。网络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一直影响文本的创作与发表。网络小说迷读者在网络小说社区进行文化实践活动,使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并直接影响到网络小说的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992.
从1994年至今,中国网络语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二十年发展过程。本文主要针对网民自创的并用于网络交际的语言,通过梳理这类语言二十年间的形式变化、观点交锋、理论认知和规范立法展现网络语言发展变化,并对网络语言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3.
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使媒体原有的运作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所掀起的舆论监督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着公民社会的建立.然而,随着自媒体的繁荣悄然衍生的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媒体私有化倾向下民粹主义初现端倪.网络谣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异化的舆论场,舆论监督的边界逐渐模糊.国内外一些反华势力借此混淆视听,扰乱民心.采用定性研究和个案研究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的一些现象,探讨了打击网络谣言是否意味着打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边界应当怎样捍卫等当前颇具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中尤其是在非常规性突发事件中的言论,对大多数网民和舆论走向都会产生影响。2011年温州动车组追尾脱轨事故发生后,知名网络意见领袖对事件原因及搜救方式纷纷发表评论并引起网民的热议。以温州动车组事故为例,运用电子调查问卷、个人访谈等调研方法,对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力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意见领袖的草根性、隐蔽性及主动性等特征在信息海量的网络环境中形成了新型的民意表达渠道,但是也形成了网络舆论的压力与一定程度的谣言。  相似文献   
995.
结构主义者指出,作品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而不是作者自主的表达。网络小说的书写不仅从现实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更在书写形式上打破了作者对于文本的垄断。网络小说以社会化的书写方式,迎合了后现代的审美趣味,在书写方式上进一步促进了作者身份的“去中心化”转变。作者成了写手,创作成了书写。网络小说的书写成为一种游戏,成为存在的一种本真的表达。但是,后现代书写观念下的网络书写却仍然存在困境。一方面表现在书写的差异性被抹平,另一方面表现在难以回答伦理的要求。问题的根本在于后现代书写是对现代性创作的矫枉过正。写手和作者的观念各自把握了一部分真理,关键是在二者之间重新定位作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996.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民就某一话题自发或有组织地在网络空间集中表达诉求,并产生一定现实影响的集群事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半结构访谈基础上,结合网络调查和线下的问卷调查分两批次采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动机由社会正义、自我表现、自我放纵、跟风好玩四个维度构成。基于“四因素”模型结构,提出针对不同的参与动机和特点开展对高校学生网络事件参与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97.
陈扬乐 《南方人口》2002,17(4):8-11
本文分析了中国Internet用户人口学特征研究的相对薄弱性、时代紧迫性、学科发展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论述了Internet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中国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总体上有利于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农村教育的发展,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落后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农村教育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三通两平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政府评估准入”的建设机制,引导民营资本注入农村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模式,促进互联网企业与教育企业业务的优势互补,推动新的教育业态的形成。应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和重新配置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难题,实现城乡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1000.
网络环境的图书馆用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图书馆用户教育需求,并从网络化、数字化的角度分析用户教育的内容及发展走向,指出用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