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61.
本文在对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受飞灰磨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态下飞灰冲蚀受热面磨损特性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求出在不同粒子冲刷速度下,质量相对磨损量与受热面温度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62.
讨论了垂直于突扩通道主流方向的侧壁射流对壁面压力系数、传热系数及主回流区长度的影响.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侧壁射流突扩通道中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侧壁射流位置越靠近入口,主回流区长度越短,最大压力系数位置前移,其数值增大,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也增大.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了当侧壁射流速度与突扩通道入口平均流速之比等于2.0时,主回流区长度与侧壁射流位置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城乡对比法和历史对比法,研究了绵阳城市气候的特点,结果是:绵阳高于30℃的最高气温的年平均天数比邻近县多11天;高于35℃的最高气温年平均天数也比邻近县多10—11天,绵阳的相对湿度比邻近县小1%;水汽压比三台县小0.6hPa,比江油县小0.1hPa;历史对比,绵阳水汽压有减小的趋势;日照时数近20年减少了24%;雾日已达87.3天(重庆为100.9天)。本文初步探讨了绵阳城市气候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热力学原理讨论了 Cu(I)四种卤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顺序以及它们在常温常压下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5.
对余热利用项目的评价,应是综合性的多目标评价。本文运用模糊集合论,井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一套余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相应的计算机评价软件。在对实际的余热利用项目的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得到了初值的半线性热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结果。  相似文献   
67.
为了获得最小能量需求的换热器网络,可通过窄点设计法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分枝.本文分析了物流分枝与物流匹配、换热器个数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物流分枝的位置和分枝热容流率的大小.通过热容流率各矩阵和热负荷矩阵的系统分析,设计出物流分枝网络  相似文献   
68.
现当代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冷热交替的过程。我国学界曾经的理论热一方面标示着对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渴望与追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西方文论的过度崇拜和理论运用的失范以及运用者自身的理论匮乏。文本阐释与文学研究中运用某种理论和观念,体现了阐释主体对研究对象的审美与人文的价值判断,符合文学评论之规律和规范,与西方文论之主观预设不是一回事,文学之跨学科研究也不等于“场外征用”。要理性对待现当代西方文论,不能因为其有某些缺陷而无视其对我国文学研究曾有的作用和依然存在的借鉴价值;不能因为理论热之弊而忽视理论之重要性,忽视理论引领对文学研究之必要性,忽视理论引领对文学研究之必要性,忽视我们责无旁贷的理论原创与理论建设的历史责任。理论热后呼唤的是融合了古今中外之优良理论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新文学理论,以及有理论深度和学术理性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69.
为了研究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竖直矩形窄通道流动沸腾传热实验装置,研 究了尺寸为720 mm x250 mm x3.5 mm窄通道内离子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采用单侧壁面加热,改变加热热流密度; 调节恒温水箱温度,改变工质入口温度;以蠕动泵为动力,改变泵的转速,改变工质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温度对流 动沸腾表面换热系数基本无影响;流体的紊流度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加强了对流换热的强度;在对流沸腾 换热阶段,核态沸腾受抑制,表面换热系数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反而降低;在完全对流换热阶段,表面换热系数随着加热 功率的增大基本不变。该研究为更好地设计板式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天然工质CO2以其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和友好的环境特性成为热泵系统中运行工质最有潜力的替代物之一。为了加快CO2作为制冷剂向实用化产品迈进,采用CO2作为制冷剂,确定了跨临界C02热泵系统方案及工况,对气体冷却器、蒸发器及辅助部件进行了选型设计,并最终搭建了一个带回热器的跨临界C02热泵系统实验台,该试验台结构紧凑,制造、运行成本较低。同时文章中就冷却水、冷冻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冷冻水流量对提高热泵出水温度的影响很小;提高冷却水流量可以有效提高能效比EEER,并对制取高温热水有很大帮助,但是同时会增加流动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