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598篇
理论方法论   196篇
综合类   2445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常春 《唐都学刊》2010,26(3):30-33
唐代、宋代的书法观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书法观念的典型代表,二者之间又有颇为明显的异同之处。正如常人所说的"唐书法"就是说唐代书法对于字体规范、风格法度有着严密的内在要求,其实由于科举进仕的需要以及宋人文化素养的普通提升,宋代文人对"法"也有着自觉地遵循。同时,在宋代还大量出现了"游与艺"、"以书为乐"等更为轻松的书法观念。  相似文献   
72.
韩国音乐人朴载相的音乐作品《江南style》自网络发行后,以类似"病毒式"传播速度迅速走红,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普遍追捧和青睐,由此掀起了一股模仿狂潮,具体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一是对作品本身真正的模仿,二是对作品模仿群体的从众跟风。除音乐作品自身因素外,《江南style》的走红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3.
唐代送别诗中的意象组合极具特色,诗人巧妙利用送别时的地点、行人所往之地以及沿途的文化特色形成的空间地点意象组合,造成了峰断云连、辞断意属的审美意境;借用明显的时令节侯、景物气象等特点组合的意象,则增添了送别诗意象的斑斓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4.
唐代尚史之风弥漫于文坛,造就了小说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赋予他们以突出的"史才";而许多唐代小说又多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相联,为能自由地抒情言志、寄寓褒贬,于是源于历史叙事传统的"春秋笔法"便成为唐代小说家重要的叙事谋略."春秋笔法"的内涵为:作者不作论断,而是将自己的主观褒贬暗寓于客观冷静的叙事之中;叙事隐晦深曲,讲究匣剑帏灯、旁敲侧击.此二法在唐代小说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75.
出土的唐代墓志中出现了较多的归葬现象:从唐帝国的边缘地区归葬于国家的中心长安、洛阳。唐代国家观念中的天下观与家国观,蕴含着地域观念和家族观念:地域上是对天下中心的王朝核心区的归属与认同,家族上以忠孝方式表达对家国的忠诚。这为分析唐代的国家认同提供了理路。迁葬或归葬这种耗资巨大的行为仪式即唐代士大夫阶层朴素的国家认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唐人的国家认同与唐代社会的互动,有助于吸取历史养分,理解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促进现代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6.
唐君毅作为一位早慧型的哲学家,在早期生活经历中就有了多次对生死离别之事的强烈感受和生命体验;在他早期的思想创造中,这些体验形成了他自觉的生死问题哲学意识和生死哲学思想;这些意识和思想贯彻其终身,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儒家生死哲学系统。  相似文献   
77.
北宋大文献学家宋敏求编校整理唐人别集十种,以描述、彰显和定位其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的显赫功绩。相对于曹之、王德毅两位学界前辈的已有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对宋敏求编校整理唐人别集的实证进行研究,并且以新的材料和视野使之有所推进,以唐集在宋代之整理与流传的若干问题为契机,考究出宋敏求编校整理唐人别集十种:颜真卿集、李白集、杜甫集、李邕集、钱起集、孟郊集、刘禹锡集、鲍溶集、秦系集、李德裕集。  相似文献   
78.
从唐与吐谷浑的关系看唐对吐谷浑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奠定 ,唐朝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朝在继承前期的基础上又进行整合和总结 ,形成了“胡汉交融 ,思想开放 ,兼收并蓄 ,取精用宏”的文化开放心态。这可从唐对吐谷浑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可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考述北魏、北周、唐时期出现的诸多追祖李陵的现象,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讨论中心,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视角出发,来重新梳理和解析此类深为学界所质疑的追祖现象.本文还结合时代背景,将李陵视为一种胡汉杂糅的文化象征符号,探讨了其在北方游牧人与汉地农耕民接触与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0.
安史之乱前,唐朝为控制辽西,以便向东控制辽东,向西控制北亚,试图用和亲来抚绥辽西两蕃奚、契丹,但由于两蕃的内讧而归于失败。之后,唐与两蕃陷入了累年相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