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民族学   41篇
丛书文集   426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567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禅宗意味,尤其是有关"寻找"的理念,15年来,渗透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寻找,找的是永恒的精神皈依;找的是灵魂的虚静之境;找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寻找,象征着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无止找寻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02.
计然其人姓名及其思想考订@王文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8〕〔9〕〔16〕文献通考(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北史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4.周书卷42.北京:中华书局,1971. 〔11〕〔15〕史记·越王句践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元和姓纂(卷六)十五海·宰氏〔M〕.北京:中华书局,1994.通志·氏族四·宰氏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四)计然引杨慎集引汉碑,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14〕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  相似文献   
103.
与现今理解的“立三路线”不同 ,由李立三在中央政治局讲话引起的 ,在共产国际看来李立三及当时中央所具有的“反共产国际”思想是“立三路线”的原始内涵。  相似文献   
104.
文章通过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产生、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的考察,认为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产生的根源在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而其恶性发展膨胀则与李立三本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有关,其最终的被遏止则又主要归功于共产国际,但同时共产国际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纠正又是很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05.
从太白诗作看,他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之只当作一种把玩,一种游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之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这就使得李白自身的存在和他的诗歌,在现实世俗世界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他的介入现实也只是一种意识的努力,他的诗歌始终摆脱不了第三者的形象和声音,并成了他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6.
衡山是李白从洞庭湖溯湘江"南穷苍梧"的必经之地,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性格看,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志向看,从感司马承祯知遇之恩看,他没有理由不游衡山。李白笔下对南岳衡山景色生动逼真的描写,非亲历其境不能道。《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前四句应是一首独立的咏衡山诗。一些关键词语在李白集中的出现状况显示,《游方广寺》诗是李白真作可能性极大。李白集中应还有衡山诗。  相似文献   
107.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铁路业的开创者,张之洞是后起之秀。他们对中国铁路业的发展有荜路蓝缕之功。他们一生的洋务活动也伴随了近代铁路建设的全过程,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铁路建设中抵御外敌、发展民族经济、借洋款筑路的思想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两人权力与地盘的争斗也延缓了铁路建设,洋务派的"内耗"同样阻碍了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王安石日录》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录》订正史实的一面,而在具体到事关新法是非以及针贬变法方面的深刻用意却很少注意。实际上李焘是用王安石自己的记录来否定变法。  相似文献   
109.
李颙对理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为清初理学的治学之道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这个新思路由“明体适用”开始,由“悔过自新”入手,并坚持传统理学的为学之道和为学之义,在“明道”“体道”的不断探索中,进而去“行道”和“达道”,最终进入学的最高境界,实现“弘道’的目的。而这一切都不能背离“经济实学”的儒学初哀。这既是对宋明理学偏重心学和性理空谈的一种纠正,也是向原始儒学的一种复归,是对理学的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以许浑、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坛,表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与其前“元和诗变”的政治实用化原则明显不同。究其原因,既有在险恶的政治情势中消极避世并转而致力于纯艺术天地的外因,也有回归缘情文学传统的内在动力。在古近骄散的文体替兴过程中,诗律益趋整密,诗风尤显多样,并在客观上成为唐末诗歌复归齐梁的推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