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4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36篇 |
理论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721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贾永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59
李泽厚提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主线"。他把从思想史发掘出的"儒道互补"也应用到美学领域中,引发了美学中的命题矛盾。李泽厚最终通过"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调和了矛盾,获得了"儒道互补"在美学上的确立。 相似文献
892.
高震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2-79
魏晋时期的隐士作为一特殊的群体深受儒道双重思想影响,内心的冲突促成了形象的生动与多样。成书于南朝宋时期的《世说新语》集中对该群体的言行思想进行了描述,透过该书可管窥魏晋时期在儒道合流影响下独特的隐士形象。《世说新语》三十六门,隐士近三十人,涉及隐逸思想和言行的有六十余条;且特辟《栖逸》一门,可见当时隐逸之风盛行。综观《世说新语》中的隐士皆受儒道双重思想影响,两种思想的合流渗透于隐士思想并体现在其言行中,矛盾性与复杂性更突出了形象的生动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893.
从韩非子看道法合流及其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01-105
汉司马谈认为先秦诸子学说"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皆"务为治者也",这既是从汉初当下的多元兼综的政治文化视角回溯诸子思潮,也道出了战国诸学派殊分合流、归本政治的实情,其中韩非所代表的道法家思想理路堪称典型。韩非有意识地援老入法,对老子之"道"作了利于君主专制的形而下改造,并对老子的人性自然命题作了曲解与引申,从人的趋利避害本性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韩非所代表的道法合流学说不仅成为秦统一前后的时需应急之策,也为其后二千年的君道同体、君高于道的主流政治文化开启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894.
庄子的为政观是崇尚素朴本真、清静无为,主张绝圣弃知、排仁绌义,向往“小国寡民”式的自然的社会生存方式。庄子之所以形成这种为政观,既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道家的思想学统和理想追求有联系,又与当时儒家伦理思想的错位滥用相关连。 相似文献
895.
孔令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4):5-11
李道纯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修炼,在现实中不得不涉及到人心与身、意、精、气、神、性、情等概念的关系,由此转后天的人心为先天的道心,进而上达于道.其中的关键是处理好性与命的关系.为此,李道纯运用有无、体用这两对范畴从身、心、精、气、神等方面详尽论述了性与命的关系.他的上述思想,是对全真道南北二宗思想的综合,也是对道教心性论哲学思想的发展,在元代中国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96.
唐明燕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52-56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相似文献
897.
薛公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流派的儒、道、佛,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曾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亦从中医药学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并获得有益启示。认真研究这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既是实现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思想前提之一,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898.
孟周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50-55
集作为对世界本然状态进行描述、作为对理想的生存状态的祈求、作为由现实向理想运动之具体方法与途径等于一身的“道”这一概念,不仅统率着古人的诸多信念,深入于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而且同样会成为构建未来哲学形态的一项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