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21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如何从文学叙事层面对性别政治进行有效分析,一直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难点之一。张爱玲利用细节与宏大的变奏,探索了女性与政治新的关联方式,但在性别政治内涵方面建构性不够;借助重复,张爱玲对女性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富有深意的改写,但离家别国之后个人生命体验的萎缩,又使得这一改写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因而,张爱玲的参差对照的叙事仍然是一种未完成的性别政治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语境中性别政治实践的艰难。  相似文献   
562.
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期间,普遍对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文艺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上,他们都受到了19世纪末欧洲以唯美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思潮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563.
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本是反对新文学的,由于朱自清的介入和时代的急剧变化,刊物逐步向新文学让步,最终被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所取代。  相似文献   
564.
张伟 《兰州学刊》2010,(4):133-136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博客文学的出现和流行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经典文学创作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种突破,它正以它特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众参加进来,因而对博客文体进行文本特征分析在当下的语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5.
中国文学在走出古典的时候运用了一套比较成功的方法:以中国的文学材料阐述其西洋色彩的理论;破坏与建设并举,设计与实践同步,在提出理论之后迅速拿出作品;在推进运动过程中,由偏激逐渐转向宽容,由政治的手段逐渐转向文学自身。文学实践者从提出理论到进行创作的诸多正确方法与中国特定的时代相适应,与读者的心理相契合,这是其走出古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