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69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2039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创新机制,形成了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2.
解放思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源于时代条件的巨大变化,而它30年来的成绩取决于解放思想,即依据客观实际摆脱本本主义禁锢.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从规律意义上认识并实现无产阶级即全人类的解放--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实践准则.如果说,迄今为止的解放思想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的话,那么,新一轮解放思想将需要涉及马克思主义逻辑原理.  相似文献   
83.
推进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党实现执政兴国的"希望工程",是党实现执政兴国的题中之义;推进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重在建设和创新。高校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把实现党执政兴国要务的目标作为己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领导。  相似文献   
84.
当人类进入一个新世纪和新千年之际,人们纷纷反思逝去的岁月,缅怀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又重新认识了马克思。马克思的声名愈加广受尊崇,在西方国家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在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中亦可谓“千载华章”。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实践效用,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解放的千秋伟业。  相似文献   
85.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结构失衡、总体发展混乱和无序等新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文化自觉而作出的一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标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6.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核心,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7.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存在。而在对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马克思立足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创立了"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并据此界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这就为人类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转型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指明了路向。  相似文献   
88.
中国妇女运动的鲜明特点,是在中国妇女运动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妇女运动特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阶级斗争”到“社会性别”,从“领袖权威”到“国家机制”,从“推翻绳锁”到“和谐共建”。探析转变的原因与影响,以益于依靠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推进构建先进性别文化,遵循妇女发展的内在规律,共同建立“和谐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9.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瞿秋白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如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及其解决途径、民族自决、民族平等等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考察、分析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对如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进行了早期探索。  相似文献   
9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理论建树,特别是研究的重点不断拓宽,在基本内容、内在关系等方面颇为深入,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同时研究焦点的视角不断衍伸, 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盲点,而这正是必须深入耕犁的领域,我们也试图从思想下乡、范式建构、信仰研究等方面突破盲点,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