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博客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面临着谣言与错误思想蔓延、网络监督与引导工作缺失、传统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另一方面,微博客也为意识形态建设转变工作思路、扩展工作空间、增强凝聚力与吸引力搭建起新的平台。为此,我们应从加强微博客的意识形态理论阵地建设、建设完善的规范体系、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素质等方面入手,维护与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TAM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就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给予实践证明,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态度主要由用户对微博的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易用性由微博的发布内容要求是否简单、操作是否方便、是否支持多种方式登录等因素影响;感知有用性由感知易用性、记录与表达动机、信息获取动机、接近名人动机等因素影响,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是信息获取动机、接近名人动机、记录与表达动机、感知易用性。  相似文献   
13.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为话语自由表达在公共领域建构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其自身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以及对公众素养要求不够到位,谣言却也时刻伴随着。谣言的恶性传播使微博的传播、沟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着微博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公共领域建构的进程。如何妥善规避微博传播中的谣言、不断完善微博传播平台,从微博自身管理机制以及对公众的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考量,提出建立完善的事实和身份审核机制以及呼吁公众理性表达、监管部门适度引导,以期制止微博谣言传播,创造一个纯净的微博沟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运用微博传播学术期刊信息优势明显,它对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将起着先行的探索者作用。尽管微博在传播学术期刊信息方面会有不足,但随着微博管理和技术的成熟,它的不足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运用微博传播学术期刊信息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种渗透在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交流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使用。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此需要对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进行正确的引导,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相似文献   
16.
微博时代的微公益理念社会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Web2.0平台下微博对微公益理念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首先,通过微公益理念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微公益理念:倡导人人参与、自我管理,建立公益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积少成多,以集体的力量践行社会公益理想。然后对微公益理念的多元主体社会化现状进行介绍,再分别运用利他主义理论和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对现状进行分析,以探求微公益理念产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以其低成本、大范围、高效率的传播优势迅速为广大网民所接受,成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其中,党政部门、企业机构、高等院校等也纷纷借助于微博平台展示良好形象,打造自身品牌。高校微博传播对于塑造其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形象以及通过信息公开、及时拉近公众与高校的距离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及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博改变了大学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也对他们的道德人格塑造造成了一定冲击。大学生道德人格目标的确立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基础,充分利用微博信息在道德人格教育中的思想引导、交流互动和信息共享功能,培育大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学思结合、明辨真伪""自强不息、磨砺意志""诚信笃实、推崇仁爱"和"慎独为要、自我监督"的具体道德人格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进入了不确定性增加、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改变了传播的理念和定位,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社会促进了传播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加剧了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微博传播的兴盛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增长形成了叠加效应,从而也使微博传播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微博为突发公共事件注入新鲜元素的同时,也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场域。至于政府、传统媒体和公众的三重博弈关系,也因微博的深度介入而被注入了新内容。要有效地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这三重关系博弈的实践中充分考虑微博带来的新变化,努力把握微博带来的新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以微博治微博。  相似文献   
20.
微博具有资源的共享性以及内容的广容性特点,可以实现交往双方的平等交流,是大学生经常使用的重要社交网络平台,不仅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方法的多样化。所以要拓展微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性,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微博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