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6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41篇
理论方法论   166篇
综合类   2467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独尊法术的速亡——秦王朝政治文化选择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春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绝对皇权和民本主义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思想交锋,百家争呜是这种思想交锋的体现.孔子、孟子和吕不韦是民本主义的代表,他们在认可王权的前提下,力主限制之,维护初级的人权;韩非等法家主张把皇权绝对化,扼杀人权与平等意识.两大政治文化主张在秦统一后,因焚书坑儒,致使限制皇权的声音从此消声匿迹,文化生态受到空前破坏.这种极端的文化环境促使了秦王朝迅速灭亡,也从长久的历史上阻碍了人权、平等与民主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2.
宋明理学由理学和心学的纷争引发的从"存天理,灭人欲"到"天理就是人欲"的逻辑转变,肇始于群体"公共空间"和个人"私人空间"基础上的"公"私"之辨,显示了宋明理学的哲学本体论由本质论向存在论的回归,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天理在人心"的提法虽为"私"争取自己的合法地位开启了门缝,但也为天理的确认带来了极大的随意性.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把握"度",即如何让"理"来引导"欲".  相似文献   
103.
在同一历史时期 ,中西方都出现了蓬勃的文艺思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和中国明末清初的文艺思潮。二者有同有异 ,这是由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4.
论明代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北部边防形势的演变与蒙古族进入河套地区有着直接的关系。朱元璋在建立北边防线时对河套问题重视不够 ,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 ,使明朝防御蒙古族的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 ,导致宣德年间开平卫撤向内地 ,土木之变后北边险要尽失 ,河套问题遂凸显出来。关于蒙古族各部进入河套的时间 ,诸史记载颇多不同 ,其实蒙古族早在宣德年间即已进入河套 ,正统初年开始扰掠明边 ,到景泰、天顺年间已有比较著名的部落在河套活动 ,成化以后河套成为蒙古族永久的根据地。蒙古族进入河套之后 ,给明朝的北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形成明代中叶延续百余年之久的北部边防危机。  相似文献   
105.
非"明代前期通俗小说创作空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前期通俗小说创作空白论” ,是建立在通俗小说都得到妥善保存的“假设”之上的 ,它完全没有考虑通俗小说大量湮没的事实 ,因而是完全不合事理的。如若没有郑振铎、马隅卿、傅惜华、孙楷第等老一辈学者的抢救“引进” ,可能今天面对的“空白”就会是整个明代。从遗存文献史料的字里行间 ,仍透露出明代前期小说的种种信息 ,不仅能够证明稗官小说的大量存在 ,有些作品的内容亦可窥知一二。而现存多数的历史小说 ,都有它更早的“原本”。“明代前期空白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现代企业理论揭示"晨鸣"现象的奥秘.把"晨鸣"在湖北成功的秘诀归因于股权多元化的企业制度、企业家的市场选择、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这些因素对国有企业改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权力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这种中枢权力结构体势由于杨廷和一派在"大礼议"事件中的失败而未制度化,从而形成议礼后内阁权力相对于皇权的削弱,相对于行政系统的增大,以及阁臣间更频繁争斗的局面。这些变化对明后期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业格局开始解体,从而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而张之洞对武汉的打造则为近代汉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主观的动力。由于汉口城市的商业特性和移民特性,本土文化、异地文化和西洋文化熔铸于一炉,汉口商业文化呈现出五方杂处,华洋纷呈的特色。这种“大杂处”,形成了汉口对异质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性格,使汉口城市在近代化的转型中较少有传统的羁绊,易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新而变,与时俱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东洋之芝加哥”。  相似文献   
109.
明代"通鉴"类史书相当普及,它既是对宋元两代推崇、研习《通鉴》之风气的承续与发扬,同时又与明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密不可分。"通鉴"类史书之普及,直接导致了明代中后期通俗历史教育的风行和"按鉴"通俗演义的兴起,它们有效地推动了历史知识的民间化和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0.
近代中国的落后,使得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爱国自救运动,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上层统治者也在审时度势推行"清末新政",其对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