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南昌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学术界往往以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遭遇重大损失,没有建立起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依据,认为南昌起义失败。事实上,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互为促进以重聚革命力量,是中共中央举行南昌起义的目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以建立新的根据地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举措而已。从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看,南昌起义与各地的秋收暴动实现了“汇合为一贯的斗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发动南昌起义的目的。由此观之,南昌起义是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2.
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事关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的实现,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通过对南昌市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总结,可以发现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中还存在着农村社区警力不足、警民关系不够和谐、农村社区警务保障不到位和农村社区警务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农村社区警务建设。  相似文献   
23.
论南昌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确立了仍打“国民党旗帜”,实行与国民党及一切真正革命分子“合作”的统战原则,并努力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中国共产党此阶段政治领域的统战工作为南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军事领域内的统战虽有失误之处,但积极作用仍是主流。  相似文献   
24.
汉高祖六年灌婴筑南昌城的说法,已流传了1500多年。南宋学者赵与时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筑南昌城者不是灌婴,而是陈婴。最近又有人提出,筑南昌城者是汉初的罗珠。其实,汉高祖六年灌婴与陈婴都未到过南昌,不可能主持筑城。汉初,罗珠曾任九江郡守,有可能被派往南昌筑城,但目前论据不足,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南昌 ,历来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唐宋时期 ,南昌经济物产、俊才人物 ,均居江南诸州府之冠 ,且繁荣昌盛 ,大哲继起的流韵余绪 ,泽被明清。所涉概况、人物、名胜实为沧海一粟 ,南昌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 ,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6.
从南昌市科技竞争力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着手,分析研究了该市在科技竞争中在半导体照明技术、机电技术、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复合型人才、政府经费投入和部分配套政策上的劣势。从提高科技竞争力的角度,本文提出促进科技要素的有效供给,以自主创新来支撑并引领南昌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肖燕燕 《学术探索》2012,(7):130-13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键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在南昌起义的开始到结束都受到国际因素尤其是联共、共产国际的影响,甚至有些国际代表对于南昌起义的打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共产国际并不十分清楚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南昌起义中的国际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