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83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并将网购过程中卖方与快递企业之间的讨价还价过程与贴现因子联系起来,通过模型在节假日期间的应用,从贴现因子对均衡解的影响分析了卖方与快递企业的利益变化。最终得出结论,贴现因子是影响卖方与快递企业所承担的快递费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a British imperial archive on China and the global politics of empire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a half.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work of Bruno Latour, Gayatri Spivak and Thomas Richards,the archive is explored as a coherent set of material practices designed to decode and recode China and other colonized territories. Imagined as an interfa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the British archive requir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pistemological network designed to generate knowledge on China. The knowledge so produced was then used to manipulate local scenes and to provide intelligence in ‘the Great Game’, the continuing contest with Russia over domination in Central Asia. Because of its desire for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other peoples and places, the archive also generated its own phantasms, ones which threatened to undermine and destroy empire. This process of self-haunting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figure of Fu-Manchu, a discernible mutation of epistemological empire, and linked to the cold war which emerged on the Eurasian landmass after 1945.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审计监督行为中,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符,产生了审计风险。据此,本文拟采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主要从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与监管机构两个方面建立模型,进行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号博弈的企业并购交易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信号博弈过程。并购交易信号博弈分析表明,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投融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可以看作是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通过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中介的质量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投资人才,是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由维特根斯坦提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了语言活动的意义,旨在通过语言的使用过程研究语言。他的根本主张是不要把语言看作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而要看作体现生活的动态人类活动。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篇章理解应该被视作一种建设性和持续性的活动,而决不仅仅是将篇章所包含的信息传输进听者大脑中的简单过程。篇章理解是根据内容、观点和场景的种种关系对接收到的篇章作出系统阐释的过程。文章结合认知语境有关理论,探讨了以“语言游戏”观为指导的篇章理解模型。在应用部分,作者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是民主同政党纠结、互动、博弈的历史。一方面民主是政党存在的基础,政党是实现民主的载体;但另一方面,民主与政党又存在着内在的博弈,政党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抛弃、游离政党之趋势。分析二者的互动与博弈,将揭示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机理,也将对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动态博弈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移动市场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中,他们的博弈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未必能达到理论上的博弈均衡点,博弈结果是与其博弈过程相联系的。本文根据中国联通成立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为三个阶段,利用两种竞争模型——基于价格博弈的伯川德竞争模型和基于差异化(产量即用户量)竞争的古诺竞争模型,对市场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动态重复博弈过程,建立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嵌套博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博弈,而是嵌套在其它博弈之中。农村基层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使参与人的策略受上级政府偏好的约束。这种嵌套形成了实质上的政府单边治理机制,这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效率不足的主因。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要求不同的主体参与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治理。改革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决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多边治理的新的博弈结构。在改变后嵌套博弈中,农户、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都有参与农村公共产品治理的积极性,他们与基层政府、上级政府共同建立起分工协调的多边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就哲学渊源而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行为论、认知论和交互论等。文中简要分析这些主要的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局限之后,运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习得重新进行阐释,认为二语习得是学习者自身心智发展、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环境、教育者及理论家的协助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借用博弈论对二语习得诸多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认为二语习得是在这些因素互相博弈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由此在社会文化理论和博弈逻辑思维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语习得的互动博弈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