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3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993篇
理论方法论   297篇
综合类   4728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从唐末至今 ,论者对晚唐诗大多持否定态度。反思这种带有明显历史惯性的批评现象 ,不难发现 ,不是晚唐诗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而是其出现的异于此前诗坛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 ,不仅使那些视文学为伦理、政治奴婢的封建文学观念批评者难以认同 ,也使那些对思想文化史发展缺乏认识和分析的批评者 ,难以理解出现在晚唐诗中的种种变化 ,因而导致千余年来的批评失误  相似文献   
12.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探讨了证券市场化解股份有限公司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作用机制 ,并进一步详尽地分析了该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具备的条件 ,包括 :证券市场存在、证券市场具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功能、证券市场有效性较高等。文章继而对照上述条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鲁迅关于唐代小说的历史地位、唐代小说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唐代小说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等几方面的真知灼见,总结了鲁迅对唐人小说研究的杰出贡献,从中更深地体会鲁迅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进步的文  艺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汉藏两民族美术创作诸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者认为,梳理两者的长与短是为了二者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各自的美术创作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关于法的经验和原理,揭示了法治的含义与构成,法治在西方和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和实践及其与德治的关系表明,法治之法应有道德性,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汉书》应劭注偏正式双音词数量最多,偏语素与正语素有10种语义关系。有名+名→名等16种构词方式。名词具有绝对优势。偏正式双音词的词性基本上是由充当正语素单音词的词性决定的。注释学的繁荣,特别是它对义项加以选择、限制的要求,促进了汉语偏正式双音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以来,由日本学者构筑的唐宋变革论体系,伴随时代的发展与新的知识资源的扩充,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本文旨在揭示这一演化的历史过程,尝试着分析这一过程变动发展的原因,并由此作出区别于以往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唐代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唐代服装的形制、面料的色彩、服装的质料等角度阐述唐代服装性感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浩明、二月河是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两位突出代表,理论界对两者历史小说的批评一般停留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和雅俗定位上,缺乏针对性。笔者认为唐浩明、二月河的创作都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河东风土的"重实轻名",是使唐浩明与二月河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动机、艺术品位等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