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4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51.
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贫困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贫困文化的两种存在形式 ,分析了贫困文化滞后消亡所产生的贫困回归与贫困潜伏效应 ,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扶贫的战略意义 ,从深度、广度、效度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52.
“十四五”规划强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保障移民后续生计安全,如何增强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成为了重点。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M社区搬迁前后移民生计资本的状况,探讨移民后续生计发展问题。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后,移民的生计资本提高,生计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移民就业持续性差、移民主体内生动力匮乏、安置区产业尚待发展等生计风险。为此,主要从发展人力资本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高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53.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奠基立业的持续探索成就了今日之中国的繁荣兴盛。文章基于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透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从“国家蒙辱”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根本转变、从“人民蒙难”到“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根本转变、从“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转变的实践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组织保障、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制度支撑和精神动力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帮助国家、人民和中华文明化厄解困,从而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击碎了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的论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贡献了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54.
通过实验探索了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喷注时喷注噪声的辐射规律,发现其A声压级同水的过冷度有直接关系;喷头孔径对最大喷注噪声A声压级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孔径可以使最大A声压级出现的位置向低温处移动,而较小的孔间距可降低喷注噪声。同时发现,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产生机理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对小孔喷注噪声的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预测。  相似文献   
555.
思政课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知识论视角的分析,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实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知识的建构性吁求其更具学理性,知识的社会性追寻其更具感染力,知识的复杂性呼唤其更具针对性,知识的实践性期待其更具实效性。“大思政课”是在新知与旧知的融合互构中赋能学理性,在空间与时间的联通共享中生发感染力,在知识与信念的转化提升中确证针对性,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增强实效性。新时代“大思政课”关注立德树人,应实现知识供需平衡,以信念构建为内在要求,以“宏微共促”为现实展开,以实践回归为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556.
信息网络传播权刑法保护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也不断地升级变迁,日趋多变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犯罪形势对刑法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刑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不仅是打击侵犯网络传播犯罪的需要,也是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网络时代,应选择适宜的刑事立法模式,以加强刑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57.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宏伟目标的实现。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然而,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评价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五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举措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从教育的政治性、育人性和社会性出发,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了由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效益标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的"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政治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决定着育人方向,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要素。业务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反映了高等学校职能履行情况,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个要素。效益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成效,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三个要素。"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理念集成,各要素间彼此促进,协同互动,形成了一个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征。"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领高等学校回归本质;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等学校办学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