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本体论的原初意义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形而上学的特性,这就意味着它必然是理性的超越用途。在理论理性的任何超越使用中,都会发生辩证法,从而使理性处于辩证困境之中,本体论也不例外。经过一代代学者的彷徨追寻,本体论最终转成了认识论,这成为了拒斥本体论的先声。在康德哲学中,实践理性领域的开辟为本体论的辩证困境提供了转机。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海德格尔从存在论角度论证艺术真实性的思路作了梳理,并就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3.
刘学文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41-45
“太一生水”的“太一”是郭店《老子》的“自然”之“状”,又与北极星有关,是主客体相融的“自然”。与“道”也 有区别。“太一生水”可以在先秦和汉代的文献中找到旁证。“太一生水”的逻辑生成系统是是本体论生成,与《易》学 象数、方向、五行生成系统不同。但可在象数系统上投射而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54.
包国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53-56
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转变,从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抽象的人”的学说到“现实的 人”的学说的转变;从解释原则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从“单一的人道尺度”到“人道尺度和历史尺度统一”的转 变;从总体性质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物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55.
在中西方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希望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一步步地冲击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体论,一重重地阐发了马克恩哲学的原本精神;我国哲学改革中提出的社会关系本体论、理想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从不同侧面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丰富思想。所有这些,经由实践本体论的提炼和综合,使实践本体论成为最富成果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56.
数字化:电影美学视域中的价值拷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在纪实之外还存在“奇观本性”,电影美学是写实主义和技术主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数字技术直接继承前期技术主义传统,为艺术家发挥想象表情达意提供了更多可能。数字技术引起了电影制作方式的变化,但不能因此而认为数字技术“颠覆”了电影本性。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电影之间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它们完全可以共存和互补。 相似文献
57.
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其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75-79
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内在论的立场,以命题意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为方法,力图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严格划界,以此拒斥形而上学,把哲学变成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这种立场、方法和哲学观是以怎样的本体论作为其基础的呢?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的是一种经验的实在论,或者叫素朴实在论,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在者的承诺的本体论,而不是关于在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表现在它的名词化的语言观中。 相似文献
58.
知识工程中的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体论在计算机领域里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一个重点。本文拟从知识工程中的本体论研究的过程、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分析开发本体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能思想、有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它物的根本特征之一。纵观人类思维发展史,主要是三种思维方式的嬗变,即本体论思维方式、科学世界观的思维方式、现代的生成论思维方式,又可归结为预成论和生成论,生成论思维方式的产生是现实和必然,是认识史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60.
康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82
当前学术界很多人主张学术研究要追求创新,要求"存同求异"。历史研究属于学术研究,是否也应该主张"存同求异"?文章从历史本体研究和历史方法研究上探讨历史研究中的"求同存异"与"存同求异",并对历史研究中"求同"与"求异"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