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早期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历史本体论;在晚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他纠正了前期解读的错误,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当代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其受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的解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92.
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应以本体论的研究为基础,研究本体论就是探索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构成.西方语境下的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内涵在于: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各民族国家常使用武力解决争端.但在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视野下,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涵义扩展、转化为:文化国家与民族国家并列为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具有逢强愈强、逢弱愈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93.
蒂里希是从人的生存出发以本体论的方式来建构其文化神学体系的。本体论的方法是他的最重要的思维方法。本体论是指对存在的性质作哲学分析。一个本体论概念的功能,是要运用经验的某一领域去指示存在本身的特点,勇气作为一把理解存在本身的钥匙,就是一个本体论概念。本体论方法对于每一种宗教哲学都是基本的。  相似文献   
94.
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彻底否定”的观点,认为本体论是哲学的内在精神、本体论是哲学思维特征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否定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它同样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哲学。  相似文献   
95.
安德烈·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其理论奠定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影理论的基础,并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指明了进一步的方向。巴赞的贡献巨大,其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所开创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与苏联蒙太奇电影理论共同构成经典电影理论的两座高峰。巴赞纪实主义理论的两大部分“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论”以艺术史的视角,详细解释了电影的本体,以及电影本体与电影语言演进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独特的论述逻辑与框架。  相似文献   
96.
儒学的禅学虚化--袁宗道的心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宗道的“心学诠释”完全按照心学套路而彻底消解儒学本体、全盘拆解入门矩 ,卒归禅学“随缘任运”的“生死解脱”之旨 ,它以晚明士人心性之学的典型个案反映着作为时代之学的阳阳心学对士人“学问”的深刻影响和对士人精神的深度渗透 ,并以弃儒之禅显发了心学一门的佛禅本质  相似文献   
97.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98.
僧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杰出佛教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般若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哲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僧肇以非有非无为万物的本体,主张寂用一体,使秦汉时期的经验式的宇宙生成论走向了抽象的宇宙本质论.从知识论角度看,僧肇哲学以沤与般若两概念,讨论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纠正了庄学绝圣弃智的极端.从人生哲学角度来看,僧肇主张万物非有,故物我俱一,万物非无,故抱一湛然,最终体之以为神.  相似文献   
99.
对卢卡契研究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深化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清算斯大林粗暴干涉和以“正统”自居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破坏力与危害性;给当代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作科学论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挑战等,作简明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0.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整个哲学史 ,古代本体论哲学并没有自觉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近代认识论哲学由于自觉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因而使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完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真正的统一。只有历史地考察哲学基本问题 ,才能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