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在王尔德研究中,人们至今尚未注意到王尔德对莎士比亚的浓厚兴趣。王尔德不仅对莎士比亚的创作谙熟于心,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剧作,谈论莎剧中的人物,而且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得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王尔德对莎士比亚的兴趣与研究,隐含着王尔德的文学旨趣、美学追求乃至内心隐秘,为解读王尔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2.
唯美主义是19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作为唯美主义大师的王尔德自幼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古希腊精神的影子。解析《道林.格雷画像》中体现出的柏拉图式爱情,不仅有利于把握王尔德的内心情感世界,更有助于研究在唯美主义中所透露出的希腊精神。  相似文献   
23.
根据荣格的灵魂分析与神话原型理论,纳塞瑟斯与王尔德笔下的道连.葛雷,两者悲剧性的死亡是由灵魂投射的极端感情结所导致,纳塞瑟斯是道连.葛雷的反原型。缓和这两种极端投射,获得灵魂永生的方法在于把灵魂投射转移到爱、宇宙、神。原型是一种普遍的领悟模式,对原型的分析也是探求人类灵魂和谐与永生的途径。因此王尔德这部唯美主义小说也体现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与关怀。  相似文献   
24.
《野鸭》蕴涵着多重代码,是易卜生的心理戏剧和象征戏剧的肇始,这就使得读者从多角度解读和诠释成为可能。作为悲喜剧,这部作品和俄狄浦斯神话故事有着相同的叙事范式:叙事范式的共同性,故事情节的相似性,人物悲剧命运的相通性。但其不同于俄狄浦斯神话的写作意图,也显示了其对现代主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25.
独幕悲剧<莎乐美>是王尔德处于精神和创作转型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此剧曾因其人物关系结构以及由此激发的戏剧冲突的特异性,在19-20世纪之交的英国遭到禁演.实际上,剧中不断走向高潮的戏剧冲突,正是王尔德创作该剧时所经历的内心冲突的投影,这一投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尔德创作该剧时的复杂创作心理及其与当时社会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26.
王尔德的童话在意象的运用和喻体的选取上与众不同。以王尔德的九篇童话为案例,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分析王尔德童话中所使用的比喻修辞和喻体的选择,探讨王尔德童话中比喻修辞的作用和特点,最终发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学理论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其童话创作并未全然契合他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27.
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中西文化比较方法,对王尔德的写意世界进行探讨研究.王尔德的写意世界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在作品中营造感觉化世界,有意模糊诗画界限,用文字创造色彩和勾勒线条,重构世界,最大限度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二是在创作上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远离现实的荒诞故事情节揭露和批判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庸俗虚伪本质.在解析这两方面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展开比较研究,探求两者的相通之处--都具有象征性思维,采用绘画中的写意手法,以求诗与画的融合;而相异之处在于情感投射的对象不同,各自的审美追求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8.
受康德的审美无目的性主张影响,19世纪的童话创作与传统的说教型童话相比,更加注重美育。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力图在童话中充分体现文艺审美价值。但在消费社会的大环境下,其创作重心逐渐从感性愉悦转向生理快感。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语言风格三个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分析出他的审美感官化倾向。  相似文献   
29.
作为英国小说的新代表,彼得.阿克罗伊德以他的重述文学历史而闻名。《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正是他的一部以重写英国文学史的形式出现的力作。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些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将从后现代文学批评的角度,就具后现代小说特点的一些新颖的写作手法如蒙太奇,拼接,虚构等做出分析,对阿克罗依德的这一作品中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0.
论王尔德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的怪才之一。他是英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派文学过渡时期的转折性人物。虽然,他算不上是地地道道的现代派作家,但是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代表,他的思想和创作已初露现代意识的端倪。本文旨在剖析其美学思想及创作中的现代意识,以期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评价王尔德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笔者认为,王尔德的反传统精神唤起了20世纪的反传统意识。他强调艺术的新、奇、美,在形式上打破陈规旧俗,另辟蹊径,这为现代派文学开辟了道路。在创作中王尔德精辟剖析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把艺术表现范围从外部物质世界扩展到内部精神世界,这为现代派文学打开了另一种视野。由于王尔德独具慧眼,看到了那个时代艺术家所未曾意识到的艺术前景,因此,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最具现代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