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495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301篇
综合类   2748篇
社会学   288篇
统计学   4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在《史记》《汉书》的对比研究中,行文风格的对比被视为重点。文章通过两部典籍同篇同句的对比,从表达的人称及语言的典雅两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行文上雅俗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2.
在江南文化的世界里,潘维是鲜明的诗性符号之一。作为潘维灵魂基因元素的外化,“江南雨水”、“少女”、“太湖”、“巨龙”等江南文化地理意象,既是潘维破译江南文化的诗意密码,又是读者破译潘维灵魂密码的钥匙。他宣称自己是“汉语诗魂的守护者”。他对于“汉语帝王”角色的自期,显示出他的诗学野心。  相似文献   
83.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has embraced mindfulness skills in the training of social workers and as an intervention used in practice.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theoretical or religious roots of mindfulness. In addition, social workers often employ mindfulness by practicing within a behaviorist frame. Missing from this behaviorist frame are the historic religious definitions, aims, and values of mindfulness, which lead to a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mindfulnes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religious roots of mindfulness to clarify its goals in both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Mahayana branch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emplative and mystical traditions within Christianity. In both religions, mindfulness leads one to an experience of transcendence, assisting the follower to realize that the self belongs in relationship with a divine oneness in Buddha nature, that is believed to be intrinsic to all sentient beings (in Buddhism), or a divine God through the person of Jesus Christ (in Christianity) where the self is retained. Social workers uphold the values of mindfulness and the profession itself when being sensitive to root mindfulness practice within its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contexts, particularly within Buddhist and Christian faith systems.  相似文献   
84.
巫鑫 《社会工作》2012,(12):95-96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素质拓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对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的民居客栈的发展为例,从古城环境、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购物几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的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提供特色餐饮、三地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6.
The Theil, Pietra, Éltetö and Frigyes measures of income inequ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eto distribution function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parameters defining the Pareto distribution. Inference procedures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variable method, the large sample method, and the Bayesian method for testing of, and constructing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s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Monte Carlo study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ggested inference procedures from a popul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Pareto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87.
吕娜 《学术探索》2012,(7):53-56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双方商业合作和友好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贸区的启动,双方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强大推动力,这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开始实施,双方开放投资市场,改善投资环境,降低贸易壁垒,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88.
89.
张玉璞 《齐鲁学刊》2012,(4):119-123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一以仕求隐的隐逸观,较之魏晋时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仕宦态度要积极得多,它更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是白居易以儒治身、以佛道修心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0.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放,引发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探讨,使其在"革命中国"的阐释中具有了知识范畴的独立性和类似"乌托邦"的价值品格。而寻找中国现代性的努力暗合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崛起的"现实",这种承认的政治让现代性变成政治正确的概念而空洞化,重新落入西方思维模式中。对论断的反思是研究者超越时代限定并使现当代文学学科与研究者获得独立品格,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