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近年来,各地“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屡见不鲜,感人至深。经笔者研究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便形成了这一思想,孔孟荀从“义”、“勇”、“见义勇为”三方面着手,比较完备地建构了早期儒家见义勇为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2.
先秦道家的艺术人文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审美观;具体的艺术样式;艺术境界寓于艺术人生。先秦道家的文化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主张身教或合规律的教育;无视经验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先秦道家的社会政治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责任与形象相结合的处世态度;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先秦道家的宇宙自然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人类是宇宙自然的要素,各要素各有价值;人类应该向宇宙自然学习,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就会遭遇灾难。  相似文献   
193.
先秦时期火灾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通过防火立法和火灾预报对火灾进行防范,并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配备消防设施,火灾救治中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对人的生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4.
由于《史记》、《汉书》等文献对于"道家"、"杂家"界定上的含糊,现当代许多学者将黄老道家和杂家混为一谈。先秦杂家在理论方法、学术宗旨上与黄老道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杂家的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黄老道家"精气说"、"刑名法术"之学和"天、地、人"一体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带上黄老道家的色彩和特征。但是,先秦杂家以"王治"为宗旨,不主任何一家地"兼摄诸子、融合百家",又是对黄老道家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5.
先秦儒家基于性善论,强调个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个人在精神上不必屈从于政治权威, 个人自主决定自己的言行出处,并有权获得相应的个人利益。同时,个人需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负责,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负责,对有相互关系的他人负责。我们可以把这些思想称之为“儒家个人主义”。先泰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对于塑造当代人的独立个体人格,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与法制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6.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3,19(2):48-53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产生于先秦社会转型时期。尽管由于学派不同 ,但各派对廉政的认识几乎是趋于一致的。廉政必须解决好爱民、举贤和法治等问题 ,这是先秦诸子的一致共识。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达到了相当水平 ,而且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7.
朱桂莲 《唐都学刊》2005,21(4):49-52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提出的以“德治”为手段,构建“仁者治国、老少安怀”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以“君子”、“圣人”为标准,构建“道德教化”与“自我修身”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以人性的善恶程度的不同为依据,提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分层理论等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理论,对我国的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8.
我国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有甲骨卜辞、《周易》、《尚书》、钟鼎铭文以及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经历了萌芽、雏形、成型和成熟几个阶段 ,它们是在巫卜文化的土壤里产生 ,在巫卜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型中生长并成型 ,在史官文化和士人文化的哺育下发展、成熟和壮大  相似文献   
199.
先秦秦汉时期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都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他们认为,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为国家培养人才,改善吏治。先秦儒家最重视教育,并创立私学,对平民进行教育;汉代的地方官则通过官府的力量办学,使不少民众受到教育。先秦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0.
先秦刺客的行为,不仅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简单报恩,还蕴含着最初的"忠信"和"仁义"的思想道德观.虽然它还比较片面和狭隘,但通过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发现,其某些积极的方面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相似之处,并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起源和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