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抗战初期,随着八路军各部队在华北敌后发展壮大,八路军采取了大量提拔原有官兵和吸收抗日积极分子的政策。受此影响,八路军干部队伍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干部结构也在发生悄然变化。新干部的大量涌现一方面充实了八路军的干部队伍,同时也出现当时的八路军中新老干部之间尤其是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之间团结需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情况。为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应加强干部教育。  相似文献   
62.
觉醒联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成立的第一个反战组织。它仅存在于八路军所辖的抗日根据地中。这一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既勾勒出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发展的一般概貌,同时也充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反对的。日本士兵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是中日两国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刻表现,是中日关系史上美好的一页。  相似文献   
63.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无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其自身内部各构成要素,学校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因而,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分析其科学内涵,探讨建设和谐校园的社会学路径,力求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4.
19世纪以来,茶叶贸易在中俄两国的边境及陆路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但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中俄两国贸易的公平性逐渐被颠覆。同治元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的签订及后来的两次修订,使蒙古地区的中俄茶叶贸易发生了重大变化,俄国逐步占领了蒙古市场,对蒙古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民族关系都造成了巨大影响。面对蒙古利权的步步沦丧,清政府内部也反响非常,并一度采取了积极措施,只是在内外扰攘的时局下,这些措施不足以挽救蒙古利权。  相似文献   
65.
松潘是川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史上就是藏、汉、羌文化交汇之边地。元明清以来,随着回族移民不断迁徙进入松潘,松潘成为藏、汉、羌、回多元族群交汇之地。文章通过对元明清以来茶马古道松潘地区回族的迁徙,松潘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回族文化名人的考察,认为松潘回族伊斯兰教与松潘地域文化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分析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教育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学习教育环节的新途径。把握学习教育重点是前提,正面教育和引导是要求,坚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核心,创新学习教育形式是关键,注重学习教育实效是根本。  相似文献   
67.
未来我国航运业利用北方海航道将以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为主,船舶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限制乃北方海航道大规模通航后必然引发的问题,相关国际公约和《俄罗斯联邦商船航运法典》的不同规定,使我国船舶在该航道中的燃油污染损害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不明晰。我国《海商法》规定的责任限制数额远低于俄罗斯国内法和国际法律规则之规定,不利于我国沿海燃油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可尝试通过参加相关公约,或借鉴俄国内法规定,针对国际航线船舶在我国沿海的燃油污染问题提高我国法律中的赔偿责任限制数额。  相似文献   
68.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标志。党的绝对领导不仅体现在党员在军队中占据一定比例,更重要的在于军队内党的组织的巩固与增强。抗日战争前期,八路军内党的发展经历了谨慎发展,大规模发展到组织巩固的发展过程,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政策具有不完全重合性。虽然其间一些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这对于巩固和加强党在军队内的领导地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桑耶寺不仅在弘扬藏族文化、培养早期藏地的宗教人才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而且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而吐蕃道是沟通中国内地与印度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本文从桑耶寺的佛经翻译、汉地僧人在桑耶寺的驻足活动、汉文史料中所见汉僧沿吐蕃道往返于中印之间的情况等方面 ,论述了桑耶寺、吐蕃道在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