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46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In sociology, the self has been conceptualized as either self‐concept or the process of self‐reflectivity. Both notions of the self have been traced to the early thinkers—William James, Charles H. Cooley, and George H. Mead—wh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self phenomenon. In this article, I propose a revised conception of the self based on a re‐reading of the classics. I argue that the self is related to but not the same as self‐concept or the process of self‐reflectivity. The self is an emic object, that is, the entity that one takes oneself to be. More specifically, the self is the empirical existence of an individual perceived by the individual to be his or her own. As the identity the individual finds in his or her existence in a world shared with others, the self is a product of both self‐reflection and self‐enactment. Implications of this reconceptualization for some broad issues related to the self phenomen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
英国学者怀特和纽琳最近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有失偏颇:纽琳只偏重个人对共同体的责任这一角度,而怀特则把个人和共同体看作对立的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洞察。事实上,华氏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我们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较为宽广的语境中展开。虽然华氏并没有用过“情感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的有关思考跟发明这一术语的威廉斯可谓不谋而合:在威氏那里,情感结构意味着一种“深度共同体”,而只有在这深度共同体中,“沟通才成为可能”;华氏在想象共同体时所关注的也恰恰是怎样使上述沟通成为可能,因而他心目中的共同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深度共同体。华氏的诗歌还让人想起艾略特。后者直接把共同体的命运跟对待死者等陌生人的态度联系在了一起,而华氏早于艾氏一百多年就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而且给予了诗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3.
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带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形成了在贵族的信念、认知及思想体系支配下所建构的贵族神话。“贵族神话”概念建立福克纳的贵族意识与其艺术世界的关联,从批判的视野可以观照福克纳创作中在贵族看来是绝对真实、对他者来说却具有蒙蔽性和虚构性的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24.
罗伯特.B.马克斯在《现代世界的起源》中从全球的、生态的角度对现代世界的起源进行了非欧洲中心论的阐释。在罗伯特看来,1800年以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亚洲,亚洲与欧洲地位的变化发生于19世纪始自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纯粹由于便利的煤炭开采和殖民地,而在其他国家,政府起到了核心作用。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方国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对中国和非洲等地区进行疯狂掠夺,是这些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
Some advocates of 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recommend raising prices of commodities export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a means of reducing the inequality of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A simulation model using commodity trade data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 for 68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xamines this policy alternative. Initial data compilation reveals that internal inequality is as important as international: The world income share of the poorest 40% of people would be twice as high in the absence of intracountry inequality. Calculations using actual price experience in the “great inflation” of 1972–1975 show that despite the large relative price changes for some commodities (especially oil), these changes left the world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virtually unchanged. Separate policy simulations show that even a quadrupling of the price of ali “equalizing” commodities (those mainly exported by LDCs) would leave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world income practically unaltered (even under optimistic assumptions about intracountry distributional incidence), although some individual LDCs would gain. Increasing commodity prices therefore appears to be an ineffective means of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equity, quite apart from questions about the feasibility of cartels or commodity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26.
斯蒂文森虽然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却不完全认同当时社会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在其《岛上夜娱》的三篇短篇小说中,他呈现了不一样的白人形象和土著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白人的优越感。在探索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关系基础上,揭示了白人文明对土著人的压迫。虽然小说在某些方面仍被禁锢在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但考虑到社会传统对作家思想的影响,小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7.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表现的多种罪恶,已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特征,也使其常常遭到误解。将悲剧理论与叙事学方法相结合,把作家对罪恶的表现视为其现代悲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借此与悠久的文学传统相衔接,又赋予其鲜明的现代特征。"罪恶"在多部作品的文本构成中被赋予多种艺术功能和复杂的意义指向,并借此为作家完成现代悲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目标,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相对薄弱的生态意识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要障碍。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重要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自然观渗透着一种浓重的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华滋华斯在他的《抒情歌谣集》的诗篇里,采用大众化的语言描写一般的生活内容。当时某些批评家对他诗歌中的民情俗语予以非难。华滋华斯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伟大的诗评家。他写了《抒情歌谣集》序言,为他诗歌的主题和语言辩护,并告诉读者应该如何评价他的诗歌,从而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当今的诗歌创作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弗洛斯特的很多叙事诗都探索了女性的欲望与诗歌创作关系的主题。这些叙事诗不但反映了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和欲望观,更在隐喻的层面上折射出弗洛斯特的"平衡诗学",即将女性所代表的激情与创作力与男性所代表的理性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诗歌理念。弗洛斯特在其叙事诗中通过反讽、隐喻等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法,巧妙地将诗歌的主题在故事和隐喻的双重层面上表现出来。文章从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弗洛斯特一组叙事诗的主题构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挖掘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欲望观和辩证平衡的诗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