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6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822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化认同曾是构建社会整体性的基础,但这种基础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而被彻底瓦解,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在此意义上,文化认同正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乡村文化的后改革时代的全面复兴中,这种危机得到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体现,即一方面是改革与再造,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复兴,二者沿着各自的认同轨道运行,并行不悖。通过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被界定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这些都与村民自己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相去甚远,两种观念各自表述,潜在的认同危机由此而得以酝酿,借用康德哲学的语汇,那就是我们在对待乡村文化上是在实践着一种二律背反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72.
云秀清 《阴山学刊》2007,20(5):102-107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十分重要的执政理念,而和谐社会建立中最严重、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城乡失衡。欠发达地区更是在地区失衡前提下严重地城乡失衡,双重失衡中内显的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民生存权利更值得引起高度关注。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双重失衡中的失衡"。解决严重的"双重失衡中的失衡"问题,必须有各种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契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运用契约理论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制度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关信平 《文史哲》2007,(1):127-133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最缺乏的主要是制度-技术条件。在现阶段要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要明确低保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选择合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5.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政策及经济发展背景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民的保障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多元化的保障模式,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应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同时,要发挥土地保障的主导作用,并继续挖掘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6.
云南农村发展的地区差异与金融服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聚类分析法等数量分析方法对我省各地区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农村地区差异化金融发展模式与构建多层次农村信用社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论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的新形式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作者首先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四个问题;然后分析各种土地流转方式的特点,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最后强调做好这项改革所必须做好的四项配套工作,如加快培育土地转让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78.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外源型农技推广组织与农村社区长达10年互动的社会过程来呈现非先赋性信任再生产的逻辑。分析发现,外源型农技推广组织实现由外而内并不是从“外人”变为“自己人”的线性嵌入,而是在“深嵌则依附”与“浅嵌则独立”之间寻找契洽共存的身份认同与行动空间的过程。虽然外源组织囿于乡土社会中内外有别、关系本位的特性,但是其反以“关系”为策略,基于“利益”与“情感”两个维度在场域关联的空间中差序性嵌入,通过高频的人情交往和利益交换在核心家族和区位格局的次级群体上建立自身的核心圈和亲近层,借助增产增量建立组织声誉来扩散村庄整体的互惠网络,将小院院所开放成半公共空间以生产着“生-熟”的信任格局,采取差序分利和模糊雇工来平衡环境依赖和组织独立,以实现从客人到帮手、从帮手到伙伴的身份转变,最终建立组织的合法性身份与行动的合情性空间,在“能否行动”的基础上推动“行动顺畅”成为可能。这种“伙伴”身份的建立过程也再生产着具有伦理性质的信任关系,此类非先赋性的多主体、多维度、层层推进的信任结构,是外源组织嵌入乡土但是不囿于乡土的切实选择。基于此,文章认为,外源组织由外而内的实现不只是一种嵌入过程,更是一种总体性信任结构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9.
8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entral government's rent restructuring policy on social housing in rural areas in England. It examines the effect that restructuring will have on the rents set by social landlords in a set of case study areas then considers some of the likely impacts on affordability and on new investment in rural social housing. One of the primary aims of rent restructuring policy is to reduce unjustifi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nts of similar dwellings in the local authority and Registered Social Landlord sectors locally. This aim seems likely to be achieved. In doing so, it is likely that affordability will be reduced in the local authority sector but enhanced for tenants of some RSLs. However, the reduction in real RSL rents that improve affordability may further constrain RSLs’ ability to invest in new social housing in rural area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rent restructuring by itself will not materially improve the housing prospects of the less well off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