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6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822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村女童受教育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结合在东汤村所做的调查,分析了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女童受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对农村女童受教育问题作了适当的剖析与说明,指出农村女童受教育的现状与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女性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及意愿,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动员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本研究选取了赣中山区的一个县内300名农民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与个案访谈法搜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及意愿。研究发现:受宣传方式的影响,在认知上,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态度上,农民的态度是积极的,参与意愿较强;在评判标准上,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结果的重视高于投入。  相似文献   
93.
晏阳初:平民教育从中国到世界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先生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社会改革家,是我国早期社会学中乡村建设学派的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平教运动和乡村改造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至今闪耀着进步思想的光辉。本文从晏阳初人生观的形成,其成功之道,以及反映晏阳初晚年平教业绩的国际乡村建设学院等几个侧面,对晏阳初及其事业进行了客观评述和简要分析,并对国外的一些评述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94.
文章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区的制度运行困境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重新探索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实现途径、转变制度构建思路、编织基本"社会安全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6.
Despite the central role of women drug users in escalating AIDS statistics, there is still a limited number of studies that examine the roles of gender and drug use type in HIV seroprevalence. This lacuna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has led to significant gaps in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of how and to what extent women may differ in their drug-using and HIV risk behaviors compared to their better-studied male counterparts. This study, derived from a sample of 3,555 out-of-treatment drug users residing in three South Florida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attempts to compare the drug usage and needle and sexual risk behaviors of male and female drug users that put them at risk for HIV infection. The overall seropositivity rate for women drug users was 26.5% compared to 19.5% for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females compared to males were 1.4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HIV seropositive. Risk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this elevated seropositivity include living arrangements, homeless status, drug use, sexual trading behaviors, and history of STDs.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use type and HIV seroprevalence among women drug users. Compared to those who were neither crack smokers nor injectors of illicit drugs, those who were crack smokers only were 2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HIV seropositive, while those who were both crack smokers and injectors were 5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HIV seropositive, and those who were injectors only were 6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HIV seropositiv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mong women, drug abuse and its associated risk behaviors,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is population for HIV and thus render them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riority population on which to focus HIV prevention and public health efforts and programs.  相似文献   
97.
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许多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农村信用社有许多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许多人建议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但如果再建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容易使农村地区更难得到贷款的支持,所以建议在农村信用社下一步的改革中设立两级的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98.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度化设计为重点的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减少居民消费不确定性,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是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普遍趋势。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从均等化发展的目标来衡量,仍面临城乡环境差距较大、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障碍,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衔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等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的融合。  相似文献   
99.
铁凝在30年的创作生涯里写下了大量的农村题材小说,其中短篇《哦,香雪》、《孕妇与牛》,中篇《麦秸垛》、《青草垛》、《棉花垛》等“三垛”系列和长篇《笨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铁凝生长在城市而与农村结缘,其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以女性为主,风格由纯净而凝重,洋溢着鲜明的女作家色彩,对中国女作家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社会的一员 ,老年人有获得社会扶养的权利。如果这种权利不能实现或不能很好实现 ,便形成养老问题。养老问题的研究只能是以认识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权利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并为之谋求对策为根本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 ,养老问题应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 :(1)“谁来养”的问题 ;(2 )“养不养”的问题 ;(3)“怎么养”的问题 ;(4 )“养得怎么样”的问题。目前 ,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农村都存在。而此前的研究因被置于计划生育和老龄化等背景之下而显得不力及过于偏狭 :有限的研究集中于老龄化条件下农村老年人“谁来养”和“怎么养”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全面认识和解决。故笔者认为 ,今后应 (1)全面研究农村养老问题 ;(2 )重视现实 ,分清层次 ,切实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3)在社会变迁的视野下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文化培育与养老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