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76篇
丛书文集   425篇
理论方法论   281篇
综合类   1761篇
社会学   462篇
统计学   2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1.
山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确立以农村为主的不同农村人口类群中的质量差别 ,同时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 ,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资本投资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以实际行动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构想。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的规模及构成 ,文化素质及构成以及农村人口的从业类别三个方面对我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剖析 ;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 ,分别从投资规模 ,农村教育体制 ,组织领导 ,制度建设 ,思想观念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目前现状的根源 ,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并创新了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沌研究的一般方法 ,结合经济系统实际 ,提出经济系统混沌研究所应遵循的一般步骤。所提出的理论、方法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30 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重点从农村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党在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方面入手,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开始把农业产业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带动起来,使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思路。文章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以及各类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试图对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一定量分析。为此,首先将国内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湖北省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出贡献很高,从而说明对信息产业应继续加大投入,引导和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湖北省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有两种潮流,其主流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变化。“主流”将市场失败理论作为支点,把市场缺陷作为问题而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试图摆脱困境的“支流”却进一步误导人们要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创新。执着地寻求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支援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太关注乃是因为学者们受着“现代化框架”的支配。确立坚实的中国经济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只能以“当下中国问题”为依据,以古今中外经济理论为资源并实现其与中国现实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入世后的10年左右 ,正处于转型经济中。应该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等政策工具 ,实现合理搭配 ,以达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人类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借助文化基因,获取经济效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一种行为和举动。这些文化基因又比较集中地体现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习俗文化。通过它,可以使人类获得高标准、高层次的享受。边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据本土、本民族的特点,选择好自己的项目和类别,把握文化产业的运作工序,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理论高度重视各种资源等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西方经济学的信仰者由于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难以科学认识劳动对象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也难以科学论述资源在发展理论及其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以此指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及能源支撑体系,调整、优化资源及能源的供给与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判别与评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的均衡。从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实证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低于全国金融市场的效率水平,主要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低下、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低下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等因素所导致。因此,建议: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创新金融工具,聚集农村金融需求;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制度,降低金融风险;改革金融定价和补贴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