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31.
随着对安全管理体系与人为因素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为因素、组织因素成为航空事故主要诱因,空管系统必须在传统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机、环”三方面要素,采取更为系统、全面、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减少差错。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如何运用风险管理减少安全隐患,降低风险,全面提高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2.
医学院校由于其专业性和人才培养的严谨性,一直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国家高等教育扩招,医学院校录取人数在逐年增加,医学生降级特别是高年级医学生降级现象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降级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提出改变高年级医学生降级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湖南红彩信活动选择手机短信(包括多媒体短信)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并获得成功,有其重要的技术背景和文化背景。手机的高普及率和传播功能的发挥是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泛娱乐化下社会对主流文化的渴望是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手机短信传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度,调节公众情绪,积淀社会文化。传播内容的贴近性、传播时空的占位性、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是手机短信传播的基本特点。手机短信传播社会影响力的生成,一是基于传者的分裂式增长,二是得益于受者的从众效应。  相似文献   
34.
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根据读者的现实需要,就移动图书馆的功能拓展提出设想,如设计专家系统、“移动视听室”等。  相似文献   
35.
文章研究了嵌入式GPS出租车监控调度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说明了使用Wavecom Modem实现GSM短消息的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36.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迅速影响到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成为人们亲情祝福和朋友拜年的主要方式。手机短信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强化了人们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和节庆仪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拓展了节庆祝福和信息传递的表达形式。节庆中的手机祝福和拜年短信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继承,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37.
手机短信形象广告与一般手机短信广告在目的、内容、性质和发送对象上有较大区别。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类型主要分为公益信息型、宣传沟通型、礼仪服务型及其他类型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热点、群众生活、公益信息和社会组织自身信息等几个方面。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形式设计要短小精悍、生动引人、把握社会公众心理、灵活运用多媒体和坚持科学广告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与传统媒体结合,掌握发送时间,控制成本,重视意见反馈,等等。  相似文献   
38.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9.
短信诈骗近年来长期处于高发态势,犯罪人利用被害人的心理弱点设置骗局骗取财物。短信诈骗案件的频发包括制度、社会以及个体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社会宣传、法律规制、技术防范、行政监管和责任追究等路径来控制短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