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70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薛忠文 《齐鲁学刊》2004,(2):158-160
“新历史小说”力求保持历史的原生态,而不再成为教科书的知识补注。“新历史小说”突破了过去单调划一的历史发展模式,对现实社会和当代人性进行总体性观照。“新历史小说”作家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不作简单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62.
深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神三昧的宗白华以他独特的生命美学视角观照宇宙深邃的奥境,以宗教家的大悲心构建起一个映射天地诗心的有情有象的诗学体系,向我们开启了"由美入真"的幽邃之径,宗白华在实现其"世界美学"的理想范型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跨学科视域中建立将宇宙世界与心性、美学、宗教、伦理、科学、社会等领域完全打通的形上论,在跨文化视域中,以他生命本体美学观消弭"中国心灵"与"西方精神"之间的罅隙,寻觅人类心灵一体化的"美丽精神".其"求美学上最普遍的原理而又不轻忽各个性的特殊风格"的入思理路为开创比较诗学的论域空间提供了醍醐灌顶般的神启.  相似文献   
63.
"真"与"可能世界"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前者表明的是命题与命题之外的现实世界中事态的符合,而后者表明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态在相对同一的基础上如何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表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我们适度精确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所指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4.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熙国 《文史哲》2007,(2):118-123
孔子的“德”直接来源于“道”。如果说在孔子哲学中“道”是宇宙人生的外在之理,那么,“德”就是人把握了外在之理以后所形成的内在之性,“行”则是把人的内在之性实现出来的路径。从外在之理(“道”),到内在之性(“德”、“仁”),再到内在之性的对象化(“行”),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国际范围内的“反修斗争”。这一运动的结果并不成功 ,而受害最大最深的还是我们的国家与人民。今天 ,当我们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道路上跋涉前进的时候 ,认真反思这段历史 ,其积极意义与我们对十年“文革”的清理和反思是一致的。只有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 ,才能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6.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而具体的正确反映。客观性和具体性是真理的两重基本属性 ,深刻性是真理的非基本属性。广义的真理包括感性真理、理性真理和统性真理。真理发展有三种情形 :一是认识由感性真理上升到理性真理 ,又由理性真理具体化为统性真理 ;二是理性真理自身不断深化、丰富和更新 ;三是由对某一客体的正确反映发展到对新一客体的正确反映 ,乃至不断扩大对整个外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的过程。真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就在于认识内部理性认识和统性认识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67.
开启甚至穿越法律之门对于法学新生来说意义重大。秉持对法学的挚爱之情,深度把握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和法律语言,并将素质的养成重于知识的获取贯穿学习过程、真理在胸但以追寻法律真理为业等构成这一过程的若干重要元素。透过这些元素能够构思的法律人只是一种合格形象,一个开启穿越法律之门的新生,理应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展示这一形象的不同面向,以铺就迈向优秀法律人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8.
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求真,求善,求美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其精髓是正心明德。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唯有找准书院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用于当下,才能为除时代之弊解高等教育之困提供真正借鉴。由正心而明德的书院养成教育理念是书院文化之于当代教育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69.
家园书写是流散文学创作亘古不变的主题。作为最早的世界性移民地区之一,加勒比是多种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杂交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因此,其文学中的家园书写在全球化流散背景下极具前瞻性意义。加勒比文学中的家园书写形成过程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变迁,时间跨度约四百年,前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真实的家园再现为特点的殖民书写、以真实与想象混杂中的家园镜像为特点的后殖民书写和以想象中的家园梦想为特点的流散写作等。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种理论活动,哲学根源于人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在具体生存境遇中的精神追求,寻求着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在哲学视域中,对真理的理解,也应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真理应是人的真理。但是,符合论真理观在理解真理时遵从客观性原则,使真理成为仅与对象符合的客观知识。真理与人无关。针对这一问题,从片面追求客观性、对人的抽象理解、人的生存实践本体地位的缺失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批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