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天宝山至图们江的天图铁路自1916年起,因其地处东北边陲,并与吉会路交织,成为20世纪初期中日路权交涉的一大难题,中日为此的纠纷达8年之久。自1916年到1921年底,交通部与日方围绕天图路的修筑与否及开工问题展开了长期拉锯战,但日方始终未能达到其筑路目的。1922年直奉战争后,日本利用奉系脱离北京政府的有利形势,集中以奉系为交涉对象,日本官方与日商互相配合,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最终实现了天图路的修筑。天图铁路交涉过程,不仅折射出东北路权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凸显出国内政局变迁对中日交涉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中日民间关系中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双方在地理和文化上都非常接近,在经贸和人员往来上也十分密切;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双方民众彼此在心理上却存在着巨大的陌生感,这种陌生远远超过双方各自对西方的了解。这似乎是有悖常理的现象。本文将就中日民间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就中日民间关系的发展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3.
鉴真精神在2 000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上,传播的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文化符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鉴真扮演了中日民间外交友好大使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真精神成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不断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赖,建立起更加牢靠持久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为亚洲及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黄金纽带。  相似文献   
104.
新冠病毒疫情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疫情防治本身就属于社会政策范畴。总体而言,日本作为东方国家所实施的防疫政策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对宽松甚至曾经数度放缓的防疫政策使日本错过了疫情治理的最佳时机,因而导致疫情的长期化。实现经济复苏是日本政府关注的重点,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与以防疫为主导的社会政策之间既有结合也存在矛盾。日本政治的变化具有长期的社会基础,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使其凸显出来。在新的国际格局条件下,日本面临着外交战略方向的重大选择。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60年代,中日双方经过共同努力签订了具有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LT贸易协定,打破了两国外交的僵局,为两国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LT贸易的签订,引起了台湾当局的不满和反对。为维护日台关系,日本政府对LT贸易的态度发生转变,同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LT贸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试论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以矿产投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日本侵华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战时经济统制体制的确立,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策略和投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之中。由于其在中国地位的特殊性,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不仅不同于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而且也具有与战前日本在华投资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日本在华直接投资是对中国占领区输出资本同对部分已沦为其殖民地的地区的投资结合在一起,投资、开发与掠夺相互交叉。对中国富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赖以维持的基础;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客观上也给战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傀儡政权方面主要体现了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的殖民地性质,但同时也加剧了日方与傀儡政权之间的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107.
由许多史料佐证,秦代徐福一行东渡日本确有其事,浙东是徐福东渡的起航地.徐福东渡,从浙江慈溪达蓬山起航,经舟山群岛的岱山岛,凭借海流、信风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最终抵达日本.徐福是开创中日航海交往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8.
中、日电影同处东方文化语境,有着相似的民族化立场,但起源与发展路径存在重要差异。中国电影发展的独特性在于"文人深度参与"。鸳鸯蝴蝶派文人通过观影、评影、编剧等行为把文艺传统融入中国电影事业,既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实行本土特色的现代改造,又对西方电影理论进入起到屏蔽作用,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影戏"理论。鸳鸯蝴蝶派文人还在中日电影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扩大了中国电影在亚洲电影圈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早期电影确立了珍贵的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09.
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东北亚地区的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日关系面临许多问题,需要两国政府和人民冷静地对待和妥善地处理,应该在互信互让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把握中日关系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切问题,不断加强和深化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在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多方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友好,推动东北亚地区早日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0.
关捷  关伟 《东方论坛》2007,(4):104-109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军在辽东半岛上进行多次陆战,其中析木城之战是清军保卫海城,日军进攻海城的关键一仗.清军在经过激战后撤走,日军取胜.此战日军以指挥统一,互相配合,武器精良等原因取胜.而清军虽来自各部,互不统属,没能协同作战,是败走主因,却不能因此简单地说清军"毫无战斗力","军纪荡然",也不应该称丰升阿、聂桂林"闻风即溃,骚扰不堪".对清军作战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