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1.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遵照传统习惯,以食物作为最主要的礼物赠送他人,以彰显空间和物质的行为分类来区分社会性别等,不仅仅展现出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更加投射出白马藏人文化的深层涵义。笔者试图从生存需要和文化逻辑双重角度出发,诠释葬礼情境中白马藏人在食物、空间等方面的禁忌与隐喻,从而解读葬礼中的礼物、猪肉与羊肉的对立、村落与墓地的对立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12.
两宋时期,都有翰林学士出使过契丹(辽)及金国。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普遍。两宋翰林学士的出使,似乎并无一特设的前提,担负重要使命的专使与履行一般使命的常使均可由翰林学士担任。翰林学士担任外交接待工作,任馆伴使的相对较多。无论是出使,还是接待来使,熟悉外交礼仪、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正是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213.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人类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为社会主体,在拓展社会发展空间、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科学利用资本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中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片面追求资本增殖所造成社会正义缺失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始终尊重全体人民地位平等和人格尊严,注重全体人民拥有平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在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中实现人际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贫富两极分化基础上人际正义缺失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生态实践中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在树立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科学理念、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以牺牲生态环境而造成生态非正义性的超越。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国际交往困境,坚持以文明的交流互鉴超越文明的隔阂对抗,在积极推动建立新的世界体系中维护国际交往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走扩张与掠夺道路的国际交往非正义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214.
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能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乐意接受西方教育,对目前所开设的人文课程及教育模式接受程度不高。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倡导兼容并蓄、主导性、人本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化结合等原则,要重视创新人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注重人文教育的效果,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215.
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其目标定位和发展分初级、中期和成熟3个阶段,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具体实践,必须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水平和大学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定位和把握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了解,互相吸收各文明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明的现代性基因让其"走出去",把外国优秀文明"迎进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应深刻认识"各美其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美人之美: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美美与共: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之内在意蕴。极力彰显新时代"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题中之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之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新时代"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明交融;发展共性文化,促进文化相通;践行‘一带一路’,构建文明之路;开展人文合作促进多元交流;坚持政府主导,拓宽传播渠道并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之实践进路。在相互平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深化与他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使中外文明以交流实现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明"迎进来",推进世界各国文明深度交流交融,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为中外文明交流构筑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