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650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ts present in Hung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state socialism. After the 1956 revolution was crushed, Communist leadership sought to find new ways of legitimizing its power. One of the major legitimizing factors was raising standards of living. Another was the opening of the borders that is, allowing Hungarian citizens 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travelling abroad. This concession was rather unique within the Communist Bloc, and it was not without its own dangers from the power holders' point of view. Citizens had to be guarded, controlled and supervized, not only to come back to Hungary,but also to think and feel properly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fforts of the Communist Press, to bring into being construction of the ideal enlightened Tourist who is interested in art, museums and ‘social human values’. This ideal Tourist is set against with the Speculators, whose only concern is goods, especially Western goods, and have only ‘dirty’ material interest in travelling. This construction was doomed to fail due to a basic paradox: whereas the Kádár regime - quite successfully - stimulated consumer values in Hungary,one could hardly hope that these consumerist desires would be left behind during there vacation spent abroad.  相似文献   
92.
岁有生 《兰州学刊》2008,(4):151-154
对于清初江南奏销案,一般论者大多从清廷对士绅的政策层面着眼。文章则将此案置于清代财政制度建构的过程之中加以考察,认为江南奏销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清廷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奏销案是因为清初财政肩负双重使命,这种双重使命导致国家异常重视财政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江南奏销案对绅士的打击比较广泛是江南特殊的情形使然。  相似文献   
93.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权益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路,保护九亿农民的政治权益,对于维护当前农村的稳定,推动农村的繁荣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政治权益缺失的种种表现,全面分析了造成农民政治权益缺失的若干原因,并努力从经济、教育、法律、制度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不强的原因,论述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三个重要方面: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把握工作对象的思想脉搏,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5.
当前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是要落实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我国现阶段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道德教育层次性的不力 ,甚至缺失。因此 ,应从道德教育目标层次、内容层次、方法层次等角度入手 ,以求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文章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深刻认识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坚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7.
武义是传统农业县,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后,武义逐渐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初期阶段,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创办了工业园区,引发了洼地效应、鲶鱼效应和蛟龙效应,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武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园区也成为武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8.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反应工程基础、强化工程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建设采取加强教材建设与实验教学、通过启发式引导型授课、增设交流研讨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开闭卷结合的考试方式等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
加入WTO后我国工程造价从计价方式到管理模式都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治本之策是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发挥“竞争”和“价格”的作用 ,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 ,部门动态监管 ,企业自主报价的运行机制。引进国际惯例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以市场形成价格 ,是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论现代工业工程在建筑业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工程理论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利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分析了制造业与建筑业在管理模式上的趋同性,并给出了现代工业工程在建筑业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