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宫中档》主要为清代皇帝的御批奏折及军机大臣奉旨代批的奏折及其附件,清朝的各式要务及决策均载于档内.观乎奏折即能看出,清初三朝为帝国盛世,皇帝们施政宽严并济,对地方利弊了若指掌;议事思虑缜密,并且处置明快;大臣们亦多能勤勉任事.透过对清代涉台官式文书的研究,可见清代对台的关注与治理方略,并认识海峡两岸间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关系.  相似文献   
52.
文章通过实例从语法、词汇、修辞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英语招投标文件语言特点 ,剖析国内某些出版物在招投标文件编写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翻译招投标文件的技巧。  相似文献   
53.
藏族文化的某些成分即藏文文献是通过哪些渠道,进入、渗透到蒙古草原的?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一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口耳相传、文本流传、文人墨客的介入等三个方式蔓延的。这一过程的延续自始至终贯穿着无数参与者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54.
简牍帛书与文献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起简牍、帛书的重大考古发现 ,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修正过去人们对古文献传播方式的观点。《周易》、《诗经》、《孙武兵法》等典籍的出土 ,结合某种文本自身存在的内证 ,以及其他文献的记载 ,我们可以认识到古文献流传的两种根本方式 :一是静态的 ,被埋入地下的文献出土了 ;二是动态的 ,在人间流传的文献 ,后来出现了差异。现在是建立科学文献学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新疆山普鲁发现的毛织毯入手,结合于阗语文献,认为"山普鲁"的于阗语真名写作Sūmapaua,其传说保留在藏文《于阗国授记》之中,是一名舍身化龙以拯救寺庙的高僧。在编号S.2471、CH 00267的于阗语文书之中,Sūmapaua位列龙王之组,属于于阗本土民间信仰的龙。Sūmapaua正是现代地名"山普拉"或者"山普鲁"的源头。藏文拼写为Sum-pon,维吾尔语Sampul。从维吾尔语音译为汉语,则有了两种写法"山普鲁",或者"山普拉"。同一名词的音译在三种不同语言间转换,脉络清晰。  相似文献   
56.
岁时民俗文献是了解古代民俗的有力依据,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和史料学价值。以断代或分类的方式对中国的岁时民俗文献进行整理、编纂、注释,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进而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既为历史文献整理做出贡献,也为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关系和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文本支持。  相似文献   
57.
古蜀汶山考     
"汶山"对于古蜀文化研究,不但是一个重要地名,也是一个重要的疆域。该地域无不与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数代古蜀王朝紧密联系在一起。汶山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铜资源的重要开采和冶炼地之一,也是黄金、玉石等原料产地,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相关历史材料中都提及到了汶山,如《蜀王本纪》中描写到的"望帝(杜宇)治汶山下邑,曰郫化",其汶山指的是哪里?所提及的"郫化"又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的探寻都将为古蜀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经作者对龙门山的岷江流域、湔江、石亭江和北川湔江流域多年实地调查和相关史料查阅,从2006年至今,虽然中间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山河改变、人文失常,灾后重建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格局,但作者对"望帝治汶山下邑"的汶山,有了一定的区域概念,即:东临成都平原,西以岷江河谷和北临北川湔(戬jiǎn)江河谷,北起北川县曲山镇(涪江上游),南至都江堰宝瓶口和关口。  相似文献   
58.
周代令书的制作权最初是由最高统治者天子、诸侯国由诸侯所掌握.周代令书的制作权决定周代令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权威性在令书的制作、授受、执行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周代令书的制作权归统治者所有,就意味着统治者是令书的法定作者,而且,令书一经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布,就赋予了令书很强的法制强制力.周代令书的权威性和法制强制力,随着春秋战国统治阶层获取权力欲望的增强和实际地位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和弱化.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只有秦始皇一人有向天下臣民发布命令的权力,其他任何人则无权使用,此时,令书的制作权才又达到了高度集中,结束了因春秋战国时期各统治阶层混用令书致使令书的权威性和法制强制力而受到削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59.
公文体式是一篇公文外在形式特征所能体现出来的全部内容,包括公文种类、公文用语及称谓、公文的格式和公文载体等。公文体式自秦朝开始确立,历代相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西夏公文体式并没有文献记载,我们只能从传世的西夏汉文史籍中保留下来的公文以及西夏故地出土的最为原始的汉夏文公文实物来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西夏公文的体式与宋或辽朝的中央公文体式相一致。为此,本文比较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西夏公文的称谓、语体、格式等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60.
价值取向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的试点,武陵山区一定要把握政策导向,分析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取向,寻找到实现价值目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