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民族学   25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596篇
理论方法论   472篇
综合类   650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668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81.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82.
清末地方行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的预备立宪改革中 ,地方行政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通过这一改革 ,初步形成了行政与立法、行政与司法的分离 ;通过机构调整 ,使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向分职化方向发展 ;通过地方自治的开展 ,将基层社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从而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民治”模式。尽管这一改革没有全部完成 ,尽管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弊端和问题 ,但不可否认 ,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地方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83.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国家中与中原抗衡的中坚力量, 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统治者施行保境息民政策、实施阻断北方割据势力南渐的策略 以及唐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等,是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与邻邦之间的 长期战争、小生产模式下沉重的封建剥削和日益激化的派系斗争,则使南唐的经济发展仍未 达到理想的水平。探索南唐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相对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清乾隆时著名诗人、宋诗专家厉鹗,继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后,从宋人文集、诗话、笔记以至山经、地志等各种珍秘典籍中搜集宋人诗歌及有关故事、事实,用二十余年功夫辑集三千多家,写成《宋诗纪事》,为编撰《全宋诗》提供了大量难得的资料。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的《全宋诗》,从《宋诗纪事》中采录得很多,但由于编者万虑一失,核对不够,尚有"遗珠",本文为"遗珠"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85.
前人对辛弃疾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平考证及艺术风格方面,对其饮酒词的专项研究略有提及,未有专著。本文在通览作者词作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历史法和传记研究法的角度,以其饮酒内容的词作为切入点,剖析其饮酒词在不同时期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86.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崛起特殊,构成复杂,分化缓慢,涉足范围广阔,社会影响深远.这个社会群体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湖南的政局和乡土社会的变迁,而且不断地瓦解着晚清的国家政权,影响着清政府各种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87.
明嘉靖万历时浙江绍兴府余姚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很大,并深刻影响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嘉靖时徐天泽将风俗的变化归结为人们的"物欲",在讲求"义"的伦理政治下,"物欲"表现出的"利"对于社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人们不再安分守己,以满足欲望为追求。余姚江南徐氏在明代由于科举人才辈出,引人注目。地方志从批判的角度记载风俗奢靡,编纂者号召人们移风易俗,反映了地方官的意志以及地方绅士的主张。最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通过宗族建设来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造成宗族乡约化,进而组织化。  相似文献   
88.
张謇和袁昶是晚清史上的两位名臣。自1880年两人初识到1900年袁昶被杀的20年间,他们合作共事,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言论和主张既影响了东南督抚,又影响了朝廷中枢,在变数不定的晚清政局中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相知相交、合作共事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9.
"饮中八仙"的演化与李白为"翰林供奉"的时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索现存资料,知盛唐"饮中八仙"有两说:一无裴周南,一有裴周南,迄今仍没有为大家认同的解释。实际上,"饮中八仙"本来就不很固定,是盛唐俗传的结果,而人们乐道的长安会饮是不太可能的,李白开元、天宝间两入长安的史实也为"饮中八仙"的演化增一佐证。同时,"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分野于开元二十六年,及此年前后李白仍在长安为"翰林供奉"的史实表明:开元间李白确实到过长安,寓居时间在十年左右。准此,李白这段时间的作品就需要重新编年、重新研究,《新唐书.李白传》也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90.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及其兴盛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