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811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中,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条例》形成和最终定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种科学制度的形成,首先是思想内容奠定在先,用以体现思想内容的制度安排在后。在中国共产党视党内民主为党的生命的今天,深刻理解《条例》背后的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切实实践《条例》的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略论财务会计的前沿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24-125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契机。它不仅使会计本身概念框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将引发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它必将成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 ,巴赫金对狂欢生成体裁未作深入的论述。独裁性集权统治的压迫使巴赫金人生不自由 ,因此他才极端地追求“狂欢”在文体进化中的作用 ,认为狂欢有生成体裁的意义 ,即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过度推崇的原因是受到了一元的个体生存方式、社会政治生活和文体形式等主流意识形态的霸权式压抑。事实上 ,人的狂欢 (社会的狂欢 )与文体的狂欢对人、社会、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都各有利弊 ,狂欢的巨大价值是对旧有秩序的改良与改革和解构与颠覆 ,由此也会带来只破不立最后导致整体混乱的结果。因此 ,在文体进化中强调正确处理“文体自由”与“文体自律”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4.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是信息保护制度的风向标,反映了制度在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价值偏向。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衡平,本质上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问题。法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理论以及静态博弈范式有助于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法律效果作出鉴证。通过边际成本收益分析,信息处理规则中对主体、处理者以及信息的分类正视了不同情形下帕累托最优点的差异,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静态博弈视角下,信息处理规则的确立规避了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双方消极对立的囚徒困境,促进了信息要素市场的流通。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般个人信息保护过度以及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动态化信息分类、督促企业数据保护合规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5.
学术伦理是学术人在处理学术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时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规则,由学术目标的伦理导向、学术活动的伦理调节、学术人与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学术行为的伦理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学术伦理价值体系中,利益是学术与伦理同构的价值基础,管理充当学术与伦理连接的价值中介,公正性是检验学术实践的伦理价值标准。将学术活动置于伦理学语境之中,有助于规范学术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培育规则导向型学术伦理乃至关怀导向型学术伦理,营造和谐有序的学术环境,也可为今后对学术伦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学术失范治理实践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
舆情变动规律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来华 《学术交流》2005,(12):155-159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因此,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理解为民众在社会政治方面的群体心理活动。在本质上,舆情则是民众与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舆情的产生、变化和结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它的产生看,它是国家管理者“生产”或“管理”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类政策、法规、制度、措施以及领袖形象和社会问题等诸多的复杂内容刺激的直接结果;从它的变化和结束看,舆情是随着刺激它产生的各类社会事项的变化和结束的情况而变动的。但是,舆情作为政治性很强的群体心理活动,它的变化和结束又有着自身复杂多变的规则和轨迹:舆情的主要持有者或主体本身的基本构成和政治素质,都会对他们的群体心理活动的具体情形产生影响;民众对过去的一个社会事项曾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会部分地“残留”在他们对一个新的社会事项的心理反应之中。掌握舆情变动规律,对“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关于周公在周初政治上的角色问题,战国后期曾有冢宰摄政之说,20世纪学者在疑古思潮影响下又提出形形色色的标新立异之说,或以为周公并非摄政,竟是称王了;或以为莫说称王,连摄政也是后世伪造;甚或以为周公实为 篡 窃。仔细分析这些论说,其中误读古书者有之,推理失简者有之,于文献 考 古间心存偏见者有之。在周公摄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历史事件的考证之中,为此有必要规范考证,勿使历史研究堕落为随心所欲的自由谈。  相似文献   
98.
周赟 《求是学刊》2004,31(6):94-98
近年来对法制本土资源、民间法的研究已呈红火之势,然而,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却仍然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民间法的构成、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及民间法、国家法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本文拟从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力图对民间法研究中的这些基本论题,特别是后一问题作一些引玉之分析。  相似文献   
99.
民事补强证据规则是指在民事案件中,指导法官运用补强证据使主证据获得证据能力,或增强主证据证明力以达到认定案件事实效果的规则,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无需考虑补强证据是否对案件事实具有独立证明作用。以法官内心确认是否是需要补强证据的唯一因素为标准,可以将补强证据规则分为“孤证不能定案”的补强证据规则和瑕疵证据的补强证据规则,通过考察我国当前有关补强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发现还存在内涵不统一,立法规定较为散乱和滞后,举证、质证和认证阶段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标准等问题,尚需进一步从制度、程序和释明等方面加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0.
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拒借现象 ,有时出现高拒借率。建议从加强藏书建设、健全借阅制度、提高馆员素质和普及图书馆知识四个方面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拒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