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36篇 |
理论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724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万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7-50
《郭店楚墓竹简》出版至今已有10年,其中的《太一生水》由于行文别致、论证生动一直备受学界专家关注,就其学派归属问题曾有颇多争议,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本文以此为论题,先辅以图形简要解说《太一生水》的内容,后采用文献对比的方法具体论证《太一生水》的思想,最后将《太一生水》归类为道家。 相似文献
102.
杨福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4)
扬雄创作<太玄>有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背景.<太玄>仿象<周易>,吸收秦汉以来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与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结合,构建了一个无比庞杂而又自成条贯的哲学思想体系.扬雄继承并发展了其师严君平"引<易>入<老>"的学术特点,他的<太玄>兼赅儒道,对后来的魏晋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试论儒、道、侠思想对李白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芳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20-122
李白人称“诗仙”,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深受儒、道、仙、侠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他的文学作品飘逸隽永,气势豪迈。文章试通过对李白个性的分析,来了解儒、道、侠思想对一代诗仙李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陈水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4):14-20,38
《周易》与道在内涵与表述方式等方面,虽有较大的差异性,但二者殊途同归,均以自然为基础,以和谐为指向,《周易》从“经”到“传”到“学”与道学从“源”到“家”到“教”,始终同根、同脉、同体、同系、同源和同流。易道合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洪流巨水永不停息的主干和根脉,自古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5.
张峰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5-53
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 (前 86)到西汉末的约一个世纪 ,是西汉政治和经学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时期。就政局而言 ,外戚与中宦交替专权 ,君权旁落 ,政局多变。与汉武帝时期的皇权极盛、高度集权很不相同。就经学而言 ,重用儒士 ,广建学校 ,盛行以灾异论政 ,并出现了政治与儒学合一的现象。儒学和儒生的地位空前提高 ,这与汉武帝时期儒学仅用于“润饰吏事”、儒生往往被“俳优蓄之”也有极大差别。但是 ,经学地位的提高和空前发展并未给经学和儒生带来多少好运 ,诡谲多变的政局不仅使经学盛极而衰 ,也导致了士人的坎坷与分流。很多士人与政治渐渐疏离 ,尽管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但总体上呈现出一股道家思想回归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统一观 ,尊重生命 ,兼爱万物是这一伦理思想的主题。寡欲节用是中国古代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渗透环境伦理意识的政法理念。不同于西方传统伦理学所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先哲主张保持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 ,有分析地借鉴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伦理学 ,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7.
唐玄宗时期的宗教政策就总体而言依然是佛、道并存,但在具体政策方面却是独钟于道。对于道教的尊崇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其统治的前期,玄宗主要侧重对于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以来政治的清理和对李唐政权的恢复和巩固,对于道教主要表现为与著名高道的频繁往来和对高道的尊崇。至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崇道已达高峰。在玄宗崇道风潮的影响下,在思想领域出现的一种纳儒佛入道的思想动向。对于佛教玄宗采取了一种抑制政策,但对于当时佛教密宗、禅宗、唯识宗、天台宗的佛教思想也给予了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108.
胡梅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1):115-119
大定、明昌词的主题风格主要表现为田园、隐逸,这种田园情趣和隐逸与历代有所不同,更多表现为一种对田园、隐逸的向往。贯穿其中的是承平年代士人对于仕与隐自适结合的生活的喜悦情绪和伴随着的淡淡感伤。本文主要从特定的时代地域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儒道合一的文人心态、对苏学的接受取向来阐述大定、明昌词的田园牧歌情调以及论述其表现形态的出现对于传统词学观的反叛的美学意义。关于金代大定、明昌词的研究在目前学术界还是个空白,本文是第一次尝试阐释其词的田园牧歌情调。 相似文献
109.
杨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42-46,51
对儒、道、佛的 "生死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另类"解读,并得出结论儒家是"社会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入世"作为,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仰视"之,对生死之认识有着极深的"唯物主义"情结;道家是"自然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合世"而行,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平视"之,所用的认识论具"唯识主义"色彩;佛教则是"宗教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出世"超越,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俯视"之,用完全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0.
王海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44-46
李贽是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他在宋明理学盛行的明代,挺身而出,公开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端,批判道学,提倡男女平等,揭露官场腐败等.封建统治阶级把他的思想视为"异端邪说",大加攻击,并对李贽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直至逼上绝路.尽管李贽的进步思想在当时没有形成势力,但给中国的文化思想界带来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