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审丑是对审美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可以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丑"艺术家。她最早发表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1969)和《秀拉》(1973),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处在当时时代夹缝中的"丑态"。莫瑞森在这两部作品中通过对外表之丑、语言之丑、意象之丑和自然之丑的描写揭示人物的人性之丑和人生之丑,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历史之丑。审丑是一种艺术手段,其目的是在认识丑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去颠覆和解构"丑"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62.
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在《宠儿》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在揭露美国万恶的奴隶制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了黑人同胞与生俱来的爱的天性。通过分析小说中两性之爱、血亲之爱、自爱与友爱等爱的表达,我们可以了解美国黑人如何在生存的夹缝中坚守艰难的求爱之旅。而作者也正是通过爱的多方位的表达,弘扬着黑人同胞爱的传统,呼唤着整个社会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63.
文章回顾了莫里森的8部小说,围绕资本对人物的影响分析作者对资本发展的认识,从早期作者笔下资本家的刻板、残酷,到中期更多细腻地描写资本家人性化的一面,到晚期对资本的深入思考,期待注入爱的主题以对抗资本的侵蚀,反映了作者在应对资本退化上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4.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65.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66.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三位极具反叛精神的黑人女性角色———秀拉、夏娃和奈尔,以及这段时期内美国俄亥俄州梅德林市周边乡镇一个极富传奇与魔幻色彩的黑人社区底层的生活境况。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她们在白人主流社会遭受的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突出刻画了她们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自我解放和独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7.
自杀这一使身体性状发生改变的行为,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频繁出现。向死而在地探寻生命价值的行为是黑人对奴隶制、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做出的最震撼、最极端的反抗,也隐含了作者在哲学层面上对“死亡”和“存在”的深切思考。文章以《宠儿》《秀拉》《所罗门之歌》三部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为主线,从自杀视角重现美国黑人历史并解读黑人自杀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68.
论马礼逊《圣经》汉译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圣经》中文全译本的完成是近代基督教事业的一大成功的标志。它的完成者是 19世纪初来华的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圣经》中文全译本的出现 ,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教徒从事《圣经》汉译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69.
在《所罗门之歌》中,人性的异化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又一种毁灭性力量。小说中人物的本性被自身、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等诸多成分所压抑,而由此引起了自身人格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隔膜,社会关系的分崩离析。小说展现了现代黑人社会中传统与道德丧失后的病态与失落,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揭露了压抑人性的罪恶。  相似文献   
70.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持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目标直指传统的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及父权制世界观,因而此理论批评有助于阐释文本的多重义题,尤其体现在解读反抗"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的压迫,特别是性别压迫及生态危机问题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新作《慈悲》追溯美国历史源头,刻画出17世纪末美丽、野性和无序的北美新大陆。运用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分析这一时代的不同族裔人群的困惑,从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两方面阐释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从一开始就被玷污以及少数族裔女性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坎坷历程,体现了这部小说史诗般的宏大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