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2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魏晋时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开始松动,出现了儒、道、玄、佛多元文化的格局,儒家以礼制情的情礼观受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的冲击.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时期,竹林七贤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等方面反思情与礼的关系,表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追求精神超越和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2.
试说郭店简《成之闻之》两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之闻之》是郭店楚墓所出的竹简中的一篇儒家重要文献。本文就其中两章的缀联、释读和理解提出新见。简26至28为“圣人之性”章,论中人之性与圣人之性的区别,实际是对孔子“性论”的进一步阐释。简31至33,37至40,共7支简为“天常”章。此章论“天常”与“人伦”的关系,其思想亦源于孔子。总起来看,竹简这两章可以与传世儒家文献《大学》、《中庸》对读,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3.
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郭店楚墓竹简》。本文通过《郭店楚墓竹简·纟甾衣》和《礼记·纟甾衣》的比较 ,讨论了西汉初年经籍的古文写本问题 ,竹简本 (古文本 )与礼记本 (今文本 )的关系 ,并从“今古文”角度对竹简本的若干文字进行了校读与疏证 ,从而对先秦到汉代经籍文本的演变和儒家思想的承传 ,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4.
死亡与痛苦的大胆展现:-海明威与余华创作主题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与余华虽属于不同时代的二位作家,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但无论从家庭出身、时代背景还是从思想氛围上来看,二人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文章试从二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哲学思想及作品分析入手,探究二人执迷于死亡的根源,并借此解释他们把死亡作为自己作品永恒主题的思想成因.  相似文献   
65.
评价华国锋,有一件事情应该澄清,即华国锋是否有意阻碍邓小平的复出。当时,华国锋对此的原则是,应该恢复邓的工作,但要时机成熟,逐步来。总的来看,华国锋并没有蓄意阻碍邓小平的复出,邓此次的复出也没有花费更长的时间,此外,华国锋还不断采取措施改善邓小平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处境。  相似文献   
66.
上博楚简《内礼》与《曾子》十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竹简《内礼》的面世,表明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确为先秦文献。比较《内礼》与《曾子》,可为考察《曾子》一书的编订、流传情况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67.
坚持中国的文学本位立场,立足于新出土材料,构建早期文体的动态谱系,探求早期的文体观念、形态和规律,是追溯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重要途径。陈民镇所著《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和早期发展》一书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8.
湖南虎形山花瑶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所得的家谱和口传史料,结合历史典籍的相关记载,认定湖南隆回县虎形山的花瑶不是梅山蛮的后裔,而是元末或明代早期、中期从江西吉安西迁,经由柳州、洪江,辗转迁至当地的瑶人.  相似文献   
69.
余华90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其小说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其中共有的“祖父———父亲———儿子”的父系人物结构模式突显了父亲的中心地位,呈现了父法由颠覆到重构的嬗变过程,表达了对人性善的呼唤与礼赞,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余华对秩序和人性的深沉思考,此模式也就成为传达余华小说创作轨迹变迁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70.
清代姚远翿所编《华岳志》是以陕西华山为中心的山志,其中著录了历朝历代与华山相关的诗歌。这些诗歌对于完善断代文学总集的编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书著录诗歌也存在不少错误,尤其在误标作品题目、误标作者姓名和误标作者朝代三个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上述情况便是《华岳志》著录诗歌的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