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01.
Each time managers are faced with a strategic decision they decide how to decide. Specifically, they make choices about who has necessary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who need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 Such responses to strategic issues are believed to be affected by the way in which decision makers interpret issues. However, organizations develop habitual responses to issues and may be predisposed because of their attention to rules and routines, or because of past performance, to respond to strategic issues in certain ways regardless of how issues are interpreted. We examine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predisposition (rule orientation and past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strategic issue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rnal stakeholder groups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Executives in 52 organizations indicated that rule 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are directly linked to participation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that interpretation and rule orientation are directly linked to each other.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include the notion that any effort to improve decision-making effectiveness by shaping how organizational members frame and interpret issues will be constrained by the organization's existing routines as well as its pas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02.
孔子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注或从中读出愚民的含义。当代学者或不满旧注,作出各种改读。由于新出竹书《尊德义》含有对这句话的句读理解,可知改变句读的诠释路径是走不通的。但《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的释读是新的难题。本文对有关竹书的文句提出新的解释,依据郑玄注所包含的语法定位以及对新出竹书例句的理解,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有一隐藏主语王,之指代王而不是指代民,句意是说:王可以使民跟从他,不能使民认知他。  相似文献   
103.
田野调查中被访人叙述的意义诠释之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现象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对处于主体间性中的行动者之叙述和行动的意义的理解和诠释则是现象学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但是意义问题又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盲点.本文由对意义的特征的讨论切入,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对访谈过程中被访人赋予自己话语和行动的意义(包括赋予场景的意义)的解释之可能的基础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指出建立"我群关系"和经由"索引性"去显现和追溯被访人在访谈过程中所建构的意义脉络是获得这样的基础的关键,从而从一个侧面对"意义探究何以可能"给出了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04.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纠偏,它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旨在研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白虎通义>的天道观包含三个方面在宇宙生成方面它把<老子>、<易传>和董学、纬书糅杂起来,但并未消除自然生成论与神创论的冲突;在天道秩序方面把阴阳、五行与四时、五方等附会起来,但无法协调其内在的矛盾;在天道运行方面把阴阳盛衰与五行生克结合起来,但又陷入循环论的窠臼之中.因此,以这个天道系统为效法对象的人道体系只是一种社会静力学的设计,而缺乏社会动力学的自觉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唐代金银器社会角色的探讨,分析了金银器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认为以实物探讨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是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找到人与物之间的结合点,从而更深刻、准确地认识当时社会.  相似文献   
107.
中译外口译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中译外的口译活动出发,分析得出影响中译外口译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逻辑思维、口音和语调、跨文化交际,探讨了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策略,以此提高中译外口译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声乐艺术是一门很具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同时又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美声唱法是从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发展中,不应只是继承传统,还应该借鉴欧洲声乐的唱法和艺术表现方法,来丰富我们的演唱技巧。如何更好地传承、借鉴为我所用,从而建立一套良好、科学、行之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是关系到学生奠定基础和未来发展进步的关键,作者根据自己从事声乐教学所总结的经验和体会从歌唱的基本状态训练、嗓音判断、发声训练、歌曲选择及表现等方面来论述声乐教育的方法以期能达到交流探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在中国,宪法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被阐释的,许多与宪法相关的问题往往要从宪法之外去寻找宏大的理论话语。然而,这种方式会销蚀宪法的至上权威。因此,欲建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就必须从宪法解释入手,通过以宪法文本为根据的宪法解释解决宪法的相关问题,这才是宪法权威的真正生成之道。  相似文献   
110.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是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下,关注农村与城市的现实,以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现代理念为指导,以城市为基础来拟制,面向未来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