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张謇与张之洞是晚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对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共同思考 ,使他们走上了兴办实业的共同道路。他们两人的实业实践 ,实际上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他们既殊途同归 ,又命运各异。没有他们的早期探索 ,就不会有今天我国民族工业的快速腾飞  相似文献   
102.
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孙中山和张謇都作了不懈的努力一个不屈不挠地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成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个则立足现实,努力开拓,致力于实业、教育,热衷于立宪、自治和社会改革.然而,他们都同时融入了向资本主义目标不断演进这一历史过程,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03.
张謇在近代南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对我国今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他的实 业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必须创新机制,强化管 理;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04.
邓美华 《南都学坛》2003,23(2):41-46
《风月鉴》成书于嘉庆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属《红楼梦》早期仿作之一。小说书名出自“风月宝鉴”,继承了《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方向,在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塑造上与《红楼梦》相仿。所不同的是,仿作中主人公的遭遇,对情的参透,更多表现的则是一种“常人之家”的气息。《风月鉴》模仿的路数无疑已预示了之后大量狭邪类仿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5.
清代朱《文选集释》一书搜罗宏富,对《文选》之《选》文、《选》注多所补正,实为整理、研究《文选》必不可少之资料。惜其鲜有专门研究之作,有关评论亦失于偏颇。《文选集释》在全面整理此前研究成果、为文字学等学科提供借鉴之资、有助于《文选》注释学中集释体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有重要价值,达到了其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于坚近二十年的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理论思索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诗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历程及其内涵。本文从三个方面考察于坚的诗学思想 :口语式语言的有效运用 ;着力塑造都市平民形象 ;以“重建日常生活的尊严”为诗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7.
八百余年前 ,南宋朝状元王十朋任绍兴府佥判 ,为官清廉 ,勤政为民 ,坚守节气 ,精忠报国。基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考察越中山水 ,以独特的视角和特殊的情怀反映出稽山鉴水的各个方面 ,从而留下具有深刻价值的史料文献  相似文献   
108.
欧阳渐的佛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时代社会需要的积极回应上。基于新的时代特点,欧阳渐自觉地把晚清时期佛教救国救世的社会功能转换成民国时期身心安顿的个人关怀,而这也正是在当时价值危机时期他重建中华民族主体信仰的忧患意识的强烈体现,对后来人间佛教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9.
张謇的慈善活动对比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而言知名度较小,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却非常深远。对张謇慈善活动的研究与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是当今南通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謇的慈善活动分为以创办传统慈善机构为主的早期和建立新式慈善机构为主的中晚期,张謇投身慈善活动的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和西方博爱思想,并在其慈善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张謇的慈善活动总体而言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模式新,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不仅造福了当时的南通社会、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更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游侠诗于建安时期进入士人手中,从现存数量极为有限的作品来看,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游侠形象的写实和理想化改造的并存。建安诗人表面上描写游侠,歌唱游侠,其精神实质则是借这一特殊形象表达他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慷慨入世之情。建安诗人虽然很多时候表现出或力行霸道、或崇尚玄虚、或放浪形骸的行为,但是思想主流却依然是儒家的东西。所以,从儒家思想出发解读建安游侠诗是合乎情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