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坛的佳作,意蕴丰厚,提供了多元解读的可能。其中,可以从女性主义批评出发,剖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索其"从没有自我的自我中寻找自我"的主体性建构的艰难历程和不同的轨迹。  相似文献   
32.
美华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严歌苓的<扶桑>,都以丰富的历史想象来重塑过去,融合了传记与小说的双重特点;她们的作品都塑造了在种族和性别歧视中勇敢生存的华人女性形象母亲和扶桑;作者有意识地将此女性形象作为现实生活的榜样和参照,反思当下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华人女作家对过去的书写不仅重新建构了自身形象,而且重塑了并揭示了被美国主流话语掩盖和压制的华人历史.  相似文献   
3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是其从少女开始直至去世一直以来的思想。她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丰富而鲜明,主要体现在:冲破封建枷锁,提倡平等观念;国家兴亡,匹妇也有责;提倡女子教育,促进妇女解放;保障妇女的"特殊权利"等。  相似文献   
34.
现代性神话与“新”的观念密不可分。“新”的实质在于对时间的重构。而作为视觉媒介的电影将作为抽象的时间概念的“新”物质化和视觉化了。电影《新女性》是体现30年代上海现代性的典型的视觉文本,重新审读影片对相互冲突的时间的融会、规范和安排,可能得到对30年代上海殖民现代性最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35.
有岛武郎是白桦派作家中最富有思想性的作家 ,然而心中充满矛盾与苦闷。长篇小说《一个女人》正是其内心矛盾的产物。叶子是作者的化身 ,正是由于有岛自身的内心矛盾与困苦的争扎 ,注定了叶子的悲剧命运。因而说 ,《一个女人》的悲剧性是具有其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记录了武当山道教九月初九真武圣寿斋醮法事的宗教活动,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审视了斋醮仪式的源流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7.
罗兰·巴特在其随笔《S/Z》中把文本分为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其中可写文本是指断裂的 、可从多个入口进入的可再创造性文本。《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存在多重断裂,读者可从不 同的断裂点切入文本,填补文本留下的意义空白,而文本的多视角和多结局又为文本的可写 性提供了契机,使文本成为真正的可写性文本。  相似文献   
38.
约翰·福尔斯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戏仿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化史,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及其在英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揭示了当代社会如何从维多利亚时代演变发展而来的规律和过程。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美国南方的社会传统、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婚姻观念的阐释,揭示了南北战争后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漠视以及南方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剖析了凯特·肖邦《一个正派的女人》中女主人公巴罗达夫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示了妇女对于内心自由梦想追求的顿悟。  相似文献   
40.
不管是电影《香魂女》还是其文学蓝本《香魂塘畔的香油坊》,都在聚焦于特定乡村风俗人情的基础上展现出广阔的描写视域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其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所进行的文化反思和人性追问向度彰显出当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和理想情怀。《香魂女》对其文学蓝本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的强化和传播,以严肃形象的审美呈现方式丰富了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和体悟,并对当下语境里的文学和电影的发展提供重要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