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069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丘逢甲的一生可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熠熠生辉.甲午战争前的丘逢甲是个忧国忧民、淡泊仕途、鄙弃功名利禄积极寻求富民强国道路的知识分子;甲午中日战争起,他散家资筹建义军,首倡自主,临危受命担任义军统领和民主国副总统,与强敌浴血苦战;内渡后,投身教育,为国育才,同情维新派进而转变成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可谓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2.
以麽经布洛陀为对象,思辨“麽”与“巫”是否同一性:对“巫”与“灵”与“咸”渊源追溯,阐述“灵感文化”的源流;对麽经布洛陀内涵灵感文化特质进行探索归纳为五个方面;初探归纳:“壮族麽经布洛陀”是“越巫巫经布洛陀”,或是“瓯骆巫经”,提升其历史积淀价值分量,包容越族大系各支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与遗产。  相似文献   
73.
从《老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修身、驾驭矛盾、无为而治、功遂身退等领导艺术思想加以探讨 ,阐明老子领导艺术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舞曲歌辞是汉唐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类别,与舞蹈艺术结合,是其有别于其他类乐府诗的重要特征。在舞曲创作背景、表演情境的影响下,大多舞歌文本重叙述事件、描写场面,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语言具有指向受众的内在要求。同时受舞曲来源影响,舞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民间歌舞的色彩,呈显雅俗并存状态。  相似文献   
75.
该文认为满语构词附加成分-tu很可能来源于蒙古书面语,是在满蒙书面语的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由蒙古语借入满语的。由此,可以看出蒙古书面语对满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汪艳菊 《唐都学刊》2007,23(1):20-25
温庭筠的咏史乐府多取材于前代昏君逸乐亡国和荒淫绮艳之事,通过描绘声色并茂的画面抒写兴亡感慨,这既是晚唐诗坛的时代潮流,也体现了温庭筠取法南朝乐府传统革新乐府的努力:既在题材艺术表现上进行调整以为其和乐歌唱作准备,也在题材、体式、语言诸方面借鉴南朝乐府。作为乐府诗的终结者和词的开拓者,温庭筠正是通过对南朝乐府的回归成就了乐府诗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77.
越文化孕育的自然环境及其文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化植根于环境,越文化特色的形成是这个地区"西则迫江,东则薄海"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越地古老的水利工程建设是越文化孕育的土壤,发达的渔业捕捞文化是越地水文化的表征,先进的造船航海业使越人成为富有冒险开拓精神的民族。水利和海洋文化孕育了越文化的与水共生的特色,集中表现为经济生产领域中高度发达的稻作文化、水利文化、航海文化;日常生活领域中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开拓精神、灵变谋略;文学艺术领域中发达的山水性灵文化、建筑文化等。  相似文献   
78.
对《花东》480卜辞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08,29(3):24-32
《花东》480版上,共有六条卜辞,涉及到的人物有祖甲、祖乙和妣庚;王、(武)丁、妇好;大子、子灵等。祭祀的种类有 、彡。瑞玉的种类有吉(圭)、珥。祭祀以外的事类有“在断,来狞自 ”、“在 ,来自 ”及嘉( )字不同于王卜辞中的“娩嘉”等内容。  相似文献   
79.
创办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学校——桐城学堂,是吴汝纶实施近代教育的唯一一次实践,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办学公文稿》则凝聚了吴汝纶在中国处于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改革教育的诸多思考,是研究考察吴汝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0.
丘逢甲身遭乡土沦丧、报国无门的不幸,寄意于诗以自哀其志,其七律诗歌反映了一代世事沧桑巨变及个人坎坷的心路历程,有“诗史”之风。丘逢甲内渡后的七律之作悲愤凄凉,动人哀魄;诗中意象充满忧郁的情调,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其诗多用典故,常化用前人之句,内涵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