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65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有X没X”是现代汉语框式结构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语法构式。当前,学界的研究大多是探究“有X没Y”的句法及语用表现,而对于变项“X”属同一形式的现象尚未涉及。通过外层的形式描写和深层的语义分析,鉴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的用法,指出客观叙述性和主观评价性是区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的主要方法。同时,利用句法功能的差异,描绘出现代汉语中“有X没X”所有类型的特点,即“有NP没NP”“有VP没VP”“有一Q没一Q”和“有的没的”4类情况的共性及个性。另外,深入诠释转指性和描述性语义特征的不同是“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区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该X就X"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表现形式,表达"某个动作或结果在产生的条件具备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自然按照事物或事件发展或存在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格式含义。格式对进入其中的X具有压制性,体现在X的限制和选择上,包括动词、形容词、代词、叹词、名词和短语等语法单位。其构成形式主要体现在变项X1与X2语形相同、相交、相异三种类型,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主观评价、凸显焦点、增强语气和篇章衔接。  相似文献   
13.
杨丽 《山西老年》2012,(8):60-60
问:我前几天上楼梯的时候,不小心碰伤了膝关节,去医院拍了个X光片,并没有骨折,可医生还是建议我去做个核磁共振检查。没有骨折的话,不是拍个X光片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通过一种领域内的词汇来描绘另一种领域内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理解、认知新事物。一个词语创造和产生,新意义的扩充压缩增加等,隐喻发挥着巨大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喻化新词不断出现,即以一定的语音形式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的词语。这样的新词大量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在网络中突出。这篇文章以网络中出现的新词"X帝"结合语料,对这一新出现的语义特点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已发掘此类词语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并对以后的教学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X二代”舆情的形成、高涨、转换、消退与产生这一舆论的社会问题密切联系.近年来,贫富差距日渐加剧,底层青年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日益突出,少数“富二代”“官二代”的恶劣行径放大了人们对这些群体的负面评价,致使“X二代”的舆论爆发.随着这些社会问题的缓解、网络媒体的管控以及严肃媒体的引导,对“X二代”的讨论日渐理性.“X二代”舆论的衍变呈现了舆论与社会问题相互构建、彼此消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构式语法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Goldberg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中提出了动词与构式的双向互动观,但在实际论述中却过于强调构式对动词的单向压制,降低了动词义对构式生成的贡献,忽略了对构式组构成分的系统研究。以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为视点,从构式压制与承继的辩证关系出发,进一步阐释图示构式生成是构式与组构成分在互动压制和多重承继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同时,基于封闭语料库穷尽分析汉语羡余否定构式"好不X"的特征,结果表明: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是双向互动的;图示构式特征的形成取决于构式对其组构成分的多重动态承继;图示构式基于互动压制承继合力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口语与书面语、标题语体与非标题语体,以及相关结构的比较,主要考察了"X有了Y"格式在语气类型、信息结构、主语话题性、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预设结构、语用功效等方面的语用特征,认为"趋简性"往往压倒"繁复性"。该格式语气类型为陈述语气、肯定语气。"有了"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往往蕴含一个事件变化过程。信息结构为"旧信息+有了+新信息",新信息中的"新+名词"的"新"则是焦点的焦点。X话题性很强。在口语里,"有了"可置于末尾,标题语体中则不行。"有了"后面往往接褒义的新人或新事物,表示期待的或积极的结果,表示想达到的目标最终实现了。该格式的语用机制是经济原则与转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