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中晚明的徐渭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位开天辟地的创新性人物,他的书画是在怎样的社会大环境与小环境中形成的,历代的研究者往往多从结果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本文简述了徐渭书画转型性特征,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一形式转型的各种动力因素所在,认为哲学上的心学转型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诗歌中的爱欲生死——罗赛蒂与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D·罗赛蒂与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性为切入点 ,探讨他们以爱为主题 ,贯穿其主要作品中的情爱、灵欲、生死等问题 ,并揭示他们个人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3.
郭晋稀 《唐都学刊》2003,19(2):111-113
继章太炎的《文始》后 ,骆鸿凯著有《语原卷一》的印本 ,骆著驳正许慎 ,多有改易旧说者 ,凿破混沌 ,发为新义 ,度越前贤 ,令人折服者亦复不解。《语原》凡 12卷 ,惜乎仅印出 1卷  相似文献   
34.
许地山的早期小说因其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而相对远离了当时的主流文学,但他能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宗教哲学层面,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关注人生终极意义,因而具有了超越性。同时他的小说因其人物形象塑造又显现出悲剧性与意志力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向善向美是他的人格建构,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不懈的艺术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许地山早期小说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35.
南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文粹》是现存《唐文粹》的最早刻本。文章从公私书目对此本的著录、书名问题、绍兴本的面貌等几个方面对绍兴本进行了考察 ,并推测了绍兴本与北宋宝元本的关系 ,重点将绍兴本与历代重要版本作了对勘 ,说明从明徐刻本开始 ,已逐渐偏离宋本面貌 ,至清代许增刻本 ,据它书校改的情况更为严重。从而突出绍兴本在文献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6.
徐特立指出,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教书育人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检测者,因此",教师是领导者"。  相似文献   
37.
在近年的文史哲与艺术等学科的研究中,晚明时期被越来越清晰地描述成一个历史转型期。在书法史上,徐渭和黄道周为代表的书家的作品同样具有这种转型性特征。本文借鉴社会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勾勒了晚明时期中国社会早期近代化的特征并对应晚明书法的转型性特征,认为这股书法潮流与当时中国社会早期近代化的某些特征是相一致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38.
工程精神是工程活动的精神支撑、社会文明的象征、工程教育的灵魂。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工程建设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也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如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生态破坏、人文精神缺失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工程精神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人们呼唤工程精神,研究工程精神,倡导工程精神。2010年9月,学报编辑部组织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召开关于工程精神研究的学术座谈,并专门访谈了石家庄铁道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徐长山教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
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一生在天文历法的科研活动中成就卓著。他对《崇祯历书》的编译,劳苦功高,然而在明清王朝,众多学者在“会通以求超胜”的思潮中,掀起了长达二百多年“夷夏之辩”和“西学中源说”的争论。可以说,鉴于历史的背景如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心主义态度”、儒家经学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的原因如明清时人为摆脱理论困境的作用,此种结果也是历史辩证法使然。  相似文献   
40.
从许地山小说中女性的残缺人生出发,分析她们在残缺多舛的命运面前所坚持的人生哲学,认为她们在残缺人生面前并不消极悲观,而是坚持不懈地"补缀"残破的人生之网,执着地追寻她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