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55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湘语的确认经历了从单一标准到综合标准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共时的语音现状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湖南湘乡方言均应视为典型的湘方言。  相似文献   
52.
乌兰夫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最初受到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影响,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乌兰夫在苏联留学时期,在中山大学接受军训,在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作战指挥以及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他回国后组建抗日军队、指挥部队与日寇作战以及后来领导军队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回国以后,乌兰夫先后将“老一团”、41军、蒙旗保安总队、新三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领导下举行的百灵庙武装起义是乌兰夫军事思想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53.
"气"是中国古典美学元范畴之一,它与"道"和"象"一起构成古典美学的生成模式。气能够进入古典美学的视野一方面由于它是这个生成模式的中介环节,另一方面又因为气自身的某些特性与古典美学的内蕴———生命精神、超越精神和"象"之审美精神有着共通之处,它还是使得古典美学核心的"意境"说得以形成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54.
秦汉乡里吏员的构成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里耶秦简从多角度揭示了秦代吏员设置的情况,不仅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也解决了一些关于秦汉乡里吏员的争议问题。以里耶秦简为参照并结合云梦秦简、江陵凤凰山汉简和张家山汉简,我们可以看出秦汉之际封建国家在乡里基层社会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官僚管理网络,如在乡里之中除了乡啬夫、乡佐、里典、里佐之外,还有属于都官系统的乡司空、仓主、田官、田典等;秦汉之际乡里吏员的秩次较以后秩次级别为高,乡啬夫的秩次从百廿石至二百石不等,达到了《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长吏的最低秩次,乡啬夫恐怕是要经过中央任命的,里一级的领导人,也是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由上级任命;秦汉之际吏员的设置反映了秦制对汉初制度的影响,而汉代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又是以汉初制度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5.
牟宗三在《四因说演讲录》一书中,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哲学理论,来讨论中国的道家哲学,他牵强地认定,中国的道家是没有实体创生的意旨的,道家的道,是一个非实有以及非必然的理论模型。他还认为,老子的“无”概念,虽然有动力因的意思,但却只是一个作用的姿态,因此并没有真正的形上学意义的创造性,只是一套境界型态的形上学,而不是一套实有型态的形上学。其实,牟先生是把道家的工夫论命题,当作了形上学的命题在解读,因此导致了错解。在《圆善论》中,牟先生又借由郭象的“迹本圆融”之说,来诠释庄子书中的儒家圣王帝尧的形象,这种做法,从儒家立场来说是可以的,但却是违反道家庄子立场的。牟先生只是借非儒非道之郭象哲学,来建立儒家的哲学,并且曲解又贬抑道家哲学。  相似文献   
56.
刘向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他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是在借鉴、吸收诸子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道家思想在其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刘向要求则天顺时,强调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这与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和辩证法思想有着某种相同、相通之处。刘向对道家无为而治、崇俭抑奢、戒骄重谦等思想也多有推崇、吸纳和改造,力图更好地运用道家学说这一"君人南面之术"来为刘汉皇朝服务。在领校群书过程中,刘向整理了许多道家著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于道家的抱朴守真思想和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刘向盛赞并弘扬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校书撰史时注意求真求实、秉笔直书。刘向对各种旧说的兼收并蓄,也或隐或显地体现了对道家特别是黄老学派包容性、超越性学术风格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57.
关于《祝福》中祥林嫂之死因,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作为鲁迅最著名的乡土题材小说,《祝福》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本文从民俗传统对俗民个体的控制与教化角度,认为隐喻型民俗控制和奖惩型民俗控制是造成祥林嫂之死的最主要的主客观原因。鲁迅以此深刻揭示了封建文化思想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8.
扼要论述了朱湘诗评特点和以偏概全的毛病 ,以《采莲曲》、《猫诰》、《王娇》等为例 ,论述了朱湘新诗的成就和较优之作 ,同时指出了其诗的弱点 :过份地追求诗歌的形式 ,而对现实的认识流于一般化。  相似文献   
59.
作为地域性学术思想及文化传统的湘学形成于两宋时期 ,并且表现出一种将道、学、治统一的学术追求。清代道光咸丰以后 ,湘学在学界受到关注 ,今文学派魏源、宋学派曾国藩是这段时期湘学的重要代表。他们虽有不同的师承与学统 ,但是 ,他们的学术旨趣又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就是力图将道、学、治统一起来 ,并且推动晚清经世思潮的崛起 ,导致湘学形态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60.
从黄埔军校创办的背景,蒋介石、周恩来与黄埔军校,苏联、共产国际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教学与管理、教官与学生,黄埔军校与中国革命等方面,对近20年黄埔军校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