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第二自然"曾经是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徐复观的"第二自然"借用于西方,又富有独特内涵.他以"主客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奥德布李特"第二的新的对象"、庄子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景融合"、禅宗富有精神性内涵的"境界说"等内容进行熔铸和提炼,形成"第二自然".徐复观的"第二自然"是其"主客合一"、"心的文化"两大核心思想的结晶,是中西比较研究的成功范例,对今天的学人具有突出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2.
神观范畴是张载哲学中重要的一个范畴,它是张载在解析《周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易》中的参伍之变是其中的较为费解的易象,张载就其在其易学专著《横渠易说》中作了一定的解释与发挥。重在赋予其以易理,并予以易学解构,从而构建了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神观范畴。他认为参伍之变属于参伍之神变,结合“合一不测为神”的思想,张载认为参伍之变主要是体现与渗透“动静合一”与“阴阳不测”。其意义在于明确了气化万物的根据和存神尽性达天人之境的途径,为宋儒学的建构和批判佛老思潮作了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93.
王充对魏晋经学产生了不少影响,这在王肃经学中得到典型的体现。王肃之父王朗在会稽任职时获得《论衡》一书,王粲将《论衡》一书带至荆州,王肃之师宋衷与王粲同为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因此王肃接受王充思想影响是很自然的事。王肃以求“实情”的治经态度对当时盛行的郑玄经学作了辩证地批判,这种治经态度和批判精神当多得益于王充。王充是东汉时期反对谶纬的健将,王肃亦反对谶纬学说,在经注中常对感生等现象作理性化的解说。王肃经注具有平易质实、简洁精炼的特征,这种风格与王充文学主张与文章风格等的影响有不少关系。  相似文献   
94.
杨道现  杨琴 《创新》2012,6(6):81-86,127,128
以许某离婚案切入,剖析我国现行配偶权制度之不足。我国现行配偶权制度存在忠实义务内容过于局限、相互扶助权内容不完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缺失等几个亟需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性权利、扩大忠实义务请求权范围、扩充相互扶助权内容和延伸扶助权期间等建议,并设想构建婚内侵权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95.
因为文献传承的不一致与家法的分立,汉代经学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对同一部经典的不同解读。故而官方政权和学术领域,都有了统一异义的需求。许慎、郑玄两位大家又对五经异义展开论辩,并形成了《五经异义》、《驳许慎五经异义》两部文献。此外郑玄又有关于六经大义的综合性立论著作《六艺论》。这三部书是东汉时期五经总义类著作的重要文献,对了解这一种重要的经学著作的体例和东汉经学由专经向贯通的发展趋向,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余华坚守以人为本体的乡土叙事。本文将以余华的乡土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个案文本,通过平民生存的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话语三方面,分析作家余华的乡土文本如何重构了乡土文学本真的平民生存叙事。  相似文献   
97.
徐小斌的《羽蛇》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文中围绕一个家族写了一群女人的生活历史。由于时代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了她们在男权社会的既定秩序下呈现不同的面貌,在对待灵与肉的关系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以此为视角,也展现出了女性主义概念的多元化,从而丰富了读者对女性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8.
王海成 《唐都学刊》2013,29(5):34-37
在张载著作中,“虚”、“虚空”、“太虚”在意义上有所区别,指的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随意替换。“太虚”是与“气”、“天”等同一个层次的存在者,而“虚”主要指气、天、人心等存在者的特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
王学海 《云梦学刊》2013,(4):108-115
对徐志摩诗的误读,以及对他与三位女性的情感纠葛的浅层次诠释,至今仍然贻误着读者。如果从时代背景来考察,以诗人艺术地政治介入,行进中的矛盾二重性,文化素养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去纠正历来对几首徐志摩诗的误读。并通过对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的深度剖析,找出他与三位女性纠缠中深蕴的悲剧精神,以及此悲剧精神对徐志摩本身成功行为的一种再诘难。  相似文献   
100.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主要由人物直接引语叙述修辞来展示的小说,大量直接引语的配备增强了文本的直接性、生动性和戏剧性,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文本中也存在许多有悖于相关准则的直接引语现象:从直接引语的结构来看,文本中存在少量直接引语的变异形式;从叙述的流利性来看。有的直接引语并不干净利落,显得相当笨拙;从人物对话原原本本的记录来看,有的直接引语不符合现场对话的叙述语境;从特殊的音响效果来看,有些直接引语与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不相吻合,等等。这些具有“前景化”特征的直接引语,对凸显文本主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