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22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刘勰的文学批评有别于先秦两汉时期的“以德为本”的文学批评。贯穿刘勰文学批评始终的是“以文为本”的精神,“文”是刘勰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也是刘勰文学批评方法论依据。刘勰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精神是我国文学批评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他在中国戏曲喜剧、悲剧、正剧和历史剧的创作中 ,全面营造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典范文体模式 ,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论"养气"说之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气”说源于儒、道哲学上的“养气”论 ,是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古代文论“养气”说的发展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等四个历史阶段。在历史发展中 ,“养气”说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涉及到作家道德人格之修养、创作心态之培养、艺术才能之习练、艺术个性之发扬、人生阅历之增广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练太极拳三要素,即调形、调心、调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对学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实例予以举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旨在提高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练拳质量,增强锻炼效果,促进我国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度柳翠”杂剧的两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人李寿卿《月明和尚度柳翠》与明人徐渭《玉禅师翠乡一梦》均搬演月明和尚“点化”妓女柳翠成佛的故事 ,但两剧的剧情、人物、命意却完全不同。两者之间既无同源 ,也无先后承继关系。李寿卿的《度柳翠》是佛教观念的演绎 ,是一则风格严肃的“度脱”剧 ;徐渭的《玉禅师》则取材于民间传说 ,是中国民间对佛教观念的解读 ,是一则戏谑滑稽的谐剧。文章以“细读”的方式 ,对两剧的剧情、人物、命意加以比较分析 ,并参以史实辨证 ,揭示出徐渭创作此剧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16.
穷情尽变冠绝前后——论韩愈赠序文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赠序文的产生与发展 ,论述韩愈赠序文的创新精神。提出其赠序文在内容上能“穷情尽变”,即立意上能抒真情 ,说真话 ,突破传统 ,扩大了该文体的表达内容 ;在表现技巧上能创新 ,多用议论 ,但不失形象化的美学特征 ;结构上不拘一格 ,随人赋文 ;语言上力创新语 ,多用比喻 ,使实用性赠序发展成有审美价值的文学性散文 ,得到了“冠绝前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元代设有会同馆作为专门接待入京朝贡的周边四夷使节的客馆 ,它的设立对发展元与周边四夷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会同馆也是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建制的组成部分 ,在制度方面 ,承前而启后 ,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纪》的史论内容丰富,阐发了荀悦对历史的深入思考,表述了通达的历史见解和成熟的治国方略。不但以深入的理论思考增益了书中的历史智慧,给人以更切实的历史教育,而且充实和丰富了古代的历史理论,为古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兼论《怨诗》的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由建安时代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促成,必然因素由建安的时代文化氛围所决定,偶然因素由发生在建安中后期的三组事件引发。五言诗最早的女性视角写作是曹丕与徐干。曹、徐之作,呈现了由男子视角向女性视角转型的过程。传为班婕妤的《怨诗》,也应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徐姓以国为姓。徐姓氏族原是岛夷族,崇拜鸟图腾。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因施仁政、不修武备而失国,逃战到舟山群岛。舟山至今仍有不少有关徐偃王的文物、史迹与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