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22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谢希德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兼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建国”的理想是她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背后强劲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一强劲动力使她在现实生活中,铸就了坚强、执著、坚定的品格。作为校长,对复旦大学的改革,既体现着她高校管理思想的睿智,又显示出她过人的敢于实践的胆识以及开放的心态。她的高校管理思想和勤奋敬业的精神今天依然激励着后学。  相似文献   
52.
清初潘耒以"史才"鹤立于词科。其求学与成才之路固然受到家学传统之影响,但论及师承关系,潘氏乃集众家史学之长于一身。其师如顾炎武、徐枋、戴笠诸辈之治学偏重不同,皆对潘氏影响至深。但由于时代变迁,潘氏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其史学精神出现了"变调"。  相似文献   
53.
靖康之变激起了宋人沉睡已久的英雄主义情怀,诗人们呼唤英雄、赞美英雄,其中对东晋谢安的赞美与比拟最多。不仅如此,诗人们自身也用诗篇表现出几分英雄主义豪情,主要体现在对战事的乐观心态、尚武精神的稍稍恢复和参与意识的加强三个方面。随着南宋小朝廷投降路线的实行,南渡诗歌的英雄主义诗歌暂时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54.
韩愈古文与《史记》之比较批评是韩文批评史中一个重要内容。早期关注点较分散,涉文气、文质、天才与穷而后工等议题,具体论较以文体、句法为主。明中期,兼主唐宋派针对独尊秦汉文法式,袭貌遗神之时弊,开始形成以《史记》为衡量,强调"神髓"、"本色"的比较自觉。这是接续古文统绪之举,是由唐宋以溯秦汉思潮的产物。既为其重要研究方法,所形成的侧重文统和师法的比较理论,又构成其古文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5.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暗算》,在题材的新奇神秘、人物的特立独行、语言的冷峻怪味及构思的奇巧诡谲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题材领域和风格样式。  相似文献   
56.
徐志摩区分出了不同层次种类的情,其中朝向大自然的热情最为显明。其小说呈现了人类遭遇现代后的搏斗的体验,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残酷性和非人性,意在维护情爱的理想,为感情张目;志在揭示平凡生活中的摩擦,不厌其烦地制造习常和平中的悲剧,展现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57.
郁龙余 《南亚研究》2010,(1):137-146
本文介绍和评价了著名学者徐梵澄先生(1909.10.26~2000.3.6)在翻译印度文学和哲学重要典籍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58.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9.
许筠诗论的价值,是由朝鲜诗学史的独特地位以及中朝诗论范畴的比较而确定的。其诗论体现在"性情论"、"载道论"、"天机论"、"尚唐论"等方面,这些诗论对后来朝鲜诗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文赋>是陆机探讨文学理论的专著.在<文赋>中,陆机第一次提出了为文"用心"的问题."用心"问题即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谈"心"者不少,但直接阐述文学创作心理问题,并将其作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对象,陆机是第一人.陆机的<文赋>具体阐述了应感问题、想象问题、语言问题和灵感问题等诸多文学创作心理问题.<文赋>直接而具体地探讨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与我国古代哲学"以心为主"的理论探讨模式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