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22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嵇康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极富思辨性的美学论著,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嵇康认为音乐本体是"自然之和",与人为的社会政治伦理无关,也与人的情感利欲没有联系,它只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自然声音美。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由个人理性和感性的冲突而孕育,是建立在他的人生哲学基础之上的,有着丰富的人格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992.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作为一位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与两者都颇有渊源,并对桐城派文论和《文心雕龙》之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们有许多暗合之处。特别是在文体论和文气论两个方面,桐城派文论对《文心雕龙》都有继承和超越。通过对桐城派和《文心雕龙》关系的细致考察和疏通条贯,徐复观希望展现古今文学发展的轨迹,沟通中西文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现代文体论作奠基尝试。  相似文献   
993.
《忆鸣诗集》案发于查慎行卒世五十余年后,对清中叶后两浙士风深有影响。慎行牵入诗案的直接原因是为卓长龄《高樟阁集》作序。缘查岐昌所辑《敬业堂文集》流落在外,查氏后人始逃过一劫。诗案发生于浙西,有其历史因素。海宁查氏与塘栖卓氏为世交,查慎行早年从学卓天寅,后与卓长龄及金张等人交笃。明清易代,遗民思潮与江湖士风盛行两浙,造成两浙文化与庙堂专制文化的一种“悖离”,查慎行、卓长龄、金张等人深受沾熏。清廷借《忆鸣诗集》案惩治两浙士子以威劫士气,巩固统治。从这一意义上说,这场文字狱与明史案、汪景祺案、查嗣庭案、吕留良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4.
论中国哲学的前近代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志宏 《文史哲》2002,(1):44-48
明末耶稣会士引入的西方学术文化,与当时中国社会崇尚实学的社会思潮相结合,引起了中国哲学在天道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一系列具有近代性质的变革,孕育出中国哲学在向近代形态转型之前的近代性气质,从而构成了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995.
墨家高度重视言语交际的社会功能。《墨子》关于言语交际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两条:"择务从事"与"言有三表"。"择务从事"原则体现了墨家的语境观。墨子认为言语交际不仅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交际场合、时机以及交际对象也制约着实际的交际效果。"言有三表"原则是对言语交际内容及目的的规定。墨子认为交际语言要根据历史经验;言语要符合事实;言语交际要有明确的目的。墨家关于言语交际方面的思想原则不仅在当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公正、合理、健康、规范的语言秩序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玉台新咏》张丽华撰录说献疑——向章培恒先生请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培恒先生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考证《玉台新咏》一书的撰录者很可能是张丽华。本文认为,对《玉台新咏序》尚需考虑不同角度的异读,而异读的结果将导致对《玉台新咏》由"一位妃子"撰录说法的怀疑。《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玉台新咏》"徐瑗撰",误书的可能性很大,把它作为怀疑乃至否定《隋书·经籍志》关于《玉台新咏》"徐陵撰"记载的证据,其否证力不足。刘克庄等人"徐陵所序"之说,其意思与肯定徐陵为《玉台新咏》的编者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97.
文学是“人学”,《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的“心灵秘史”,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其上升到文化原型符号的高度,揭示人类个体人格发展中的悲剧。其中,鹿三和黑娃父子的悲剧是超越自卑者的悲剧,他们的生命历程对当今个体人格的的健全发展具有一种人格治疗学意义,从而形象地印证了文学的治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8.
“小说”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均非指虚构性故事。但《汉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文体特征,为后世虚构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林孝宣 《求是学刊》2003,30(6):12-16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互为发用",把朱熹的性情"未发已发"说发挥为"互发"。从而使退溪之学带有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论《学记》中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宇 《学术交流》2005,(11):184-187
《学记》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经典文献。《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其所阐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对当代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中,关于尊师重教的阐释,凸显了民族文化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