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61.
"诗味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味"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味";以"味"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味说"与"晚唐异味"密切相关,他服膺晚唐诗歌的工整,竭力标榜"晚唐异味",是为其"诗味说"张本。  相似文献   
862.
杨时是两宋之际理学的重要传人。“理一分殊”是杨时学术思想中的重要范畴,相对于张载、程颢、程颐对“理一分殊”侧重于文化和道德修养层次的理解,“理一分殊”在杨时的学术体系中已被落实到具体的人伦规范。杨时的“理一分殊”所体现的是儒学的仁道精神及现实社会人伦规范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63.
杨垕为清初南昌地区享誉诗坛的青年诗人,当时与武宁汪轫(辇云)、南丰赵由仪(山南)、铅山蒋士铨(苕生)齐名,时人号称“汪、杨、蒋、赵”,有“江西四子”之目。杨垕著有诗集《恥夫诗钞》和《芳悦录》。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江西地域特色,风格清纯,超迈特立,追求独创,给当时袭古和模仿之风盛行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864.
在《太玄》赞辞中,扬雄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多角度地反复阐述了他的明君、贤臣思想:有道明君是一国兴旺、人民安乐的根本;贤臣必待明君而后出;明君能从谏如流。他祖述孔、孟,揉合老、庄,创见虽不多,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西汉末年君昏臣奸的政治局面的不满,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865.
撒拉族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一个从"番"到"回"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是与清朝的行政体系与法律体系变革密切相关的,在以往撒拉人居住地属于"番"地,所以用"番例"解决内外矛盾,随着清朝的政治扩张,撒拉人居住地变成了"内地",所以解决方式自然以内地律法执行.所以撒拉人的族群身份便转化成了"回"的分支.本文以大量的文献,分析了撒拉族群身份的社会定义与自我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866.
本文根据云南省马关县壮族聚居地的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深度访谈的材料和地方志材料,动态地展现了杨六郎崇拜被取代和替换及侬智高被建构为"民族英雄"的过程,力求揭示侬智高何以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受到推崇.指出要把相关的社会记忆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脉络中,才能对不同版本的社会记忆给予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867.
宋神宗、哲宗时期.随着熙宁、绍圣的开边拓土,蕃汉民族交往日益增加.土地关系、民族关系以及新旧归附区社会稳定等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为了保障西北边疆政策的顺利贯彻,政府强调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西北蕃部的治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西北蕃部各族的民族法律法规.它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对于处理西北边地各族矛盾和纠纷、打击西北缘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西北蕃部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8.
战国时期,氏族解体、贵族衰落、社会结构变迁以及频繁剧烈的战争,使得基层民众的治理成为重大问题。对此,《商君书》提出了以国家为主导,以法治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乡闾精英为主体,基层民众广泛动员和参与的基层民众自治思想。国家主导下的基层民众自治,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民众抟聚在国家体制中,不仅可以提高国家对基层资源的汲取能力,提升国家实力,而且可以通过给予民众自治权,提供向上流动的社会机制,培养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巩固统治基础。如此,新型国家及其民族和文化才能在“大争之世”稳稳立足并求得进一步发展。这对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代中国,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本土性历史资源和思想财富。法治明确划定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范围,让司法与行政适度分离;普法的广泛和有效,使得司法和民众可以监督行政,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持国家的纵向权力和社会的横向自治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对于解决现代基层群众自治悬空或空壳化问题,避免地方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权利的侵蚀,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9.
杨秀峰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他对普及教育、民主自由的文教政策、抗大教育、学校教育的整顿等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他主张教学改革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改革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